[实用新型]一种带智能控制系统的电脑打印墨盒真空加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9009.5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5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枫林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41J2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资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系统 电脑 打印 墨盒 真空 加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智能控制系统的电脑打印墨盒真空加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在我国已十分普及,且大部分电脑都配有打印机,而喷墨打印机以其价格低、无粉尘污染占据着打印机销售市场的主要份额。喷墨打印机中的墨水用完后一般采用更换新墨盒或对已用完的墨盒重新加墨这两种方法来继续打印机的功能。但更换新墨盒成本较高,所以很多用户往往采用对旧墨盒重新注墨的方法。但现存的注墨方式及其相应的注墨设备存在着不足,首先打洞注墨的方式破坏了墨盒盒体,并会将空气中的灰尘带入墨盒,同时,对旧墨盒中的残墨不能清除,注入新墨后会因新墨与残墨化学成份不同而产生化学反应,由此使墨水变色,或形成沉淀堵塞物,致使堵头;再者,先前随空气补偿进入墨盒而浮在墨面上的灰尘在新注入墨水的冲击拌和作用下而进入打印头,也造成打印头堵塞。通过采用真空加墨的技术手段,加墨时无需在旧墨盒上打洞,在墨盒无损伤的情况下,将残墨吸出并将新墨灌入空墨盒中,使再生墨盒的质量与新墨盒几乎无差别,大大降低打印成本。同时,旧墨盒的再生使用,有效的利用资源,大大减少了一次性墨盒的丢弃率,减轻了废弃墨盒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压力。 此外,开辟了一种新的创业途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但上述的这种加墨机对于软质墨仓的加墨,效率低;对于有微裂纹的墨盒不能再生利用;而对于大批量墨盒的加墨,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相对烦琐,工作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如有多家加墨连锁店,上述的这种加墨机不便于电脑连锁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墨盒的有效的利用率高的电脑打印墨盒真空加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智能控制系统的电脑打印墨盒真空加墨机,包括供墨器壳体,位于供墨器壳体顶部的供墨器墨仓,在供墨器墨仓上部或底部的出口端设置有一与打印机打印墨盒上部连接的墨路导管,还包括墨盒安装壳与PCB板,所述墨盒安装壳位于所述供墨器墨仓内,墨盒安装壳内安装有墨盒,所述的墨盒的顶部两侧延伸有卡耳,所述墨盒安装壳的两侧面设置有与卡耳相扣合的凹槽;在供墨器墨仓内设有一液位传感器,所述PCB板上设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LCD显示电路、A/D转换电路、故障指示电路、输出驱动电路、键盘控制电路及信号输入电路;所述A/D转换电路连接有三相电压输入采样电路、三相电流输入采样电路、压力传感器输入采样电路、温度传感器输入采样电路以及速度传感器输入采样电路;所述PCB板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连接导线依次与供墨器壳体内的检测电路、取样比较放大电路、控制电路、音乐报警电路串接;在供墨器墨仓与打印墨盒之问的墨路导管上设置有一可插接的双阀体结构的墨路止回阀,该止回阀由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组成,在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上设均设有独立的墨路止回结构,连接后导通,断开后各自断路。
所述墨盒安装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墨盒上设置有安装平台相对应的定位台。
所述凹槽设置在安装平台的底部,所述卡耳的内侧延伸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筋。
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供墨器与打印机之问只能一对一使用的问题,通过一个规范的连接口可以与不同的墨盒、不同的打印机连接使用;结构简单、墨盒的有效的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枫林,未经郑枫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9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桶
- 下一篇:一种包装盒盒盖生产用气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