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导向桩无工后沉降的填夯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0155.X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向;邹宗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宗煊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E02D27/12;E02D2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导向 桩无工后 沉降 填夯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导向桩无工后沉降的填夯体。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国务院反复强调的18亿亩农田的红线不容侵犯的国策,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尤其是我国寸土寸金的沿海城市,不得不围海造地。先在海湾里筑起一道堤坝,再将堤坝外的海泥吹填到堤内造地,再在这巨厚的流塑状的欠固结淤泥层上回填数米厚的渣土,然后,再在其上修路或建筑。在这样地基上修建的路、堤,工后10年内沉降会达2-3m。同样,在沿海软土区修建的高速公路,路面也存在年年沉降年年修。2013年1月15日,国内不少报纸及官网上报道,我国成都机场二号飞机跑道因地面沉降,出现下降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出现飞机点头的险情,才使用一年,花费140亿元建造的二号航站楼与跑道不得不封闭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导向桩无工后沉降的填夯体及其施工方法,能保证在新填海造地与软基上的道路、堤坝、飞机跑道、贷物堆场、厂房地基工后无沉降,因此,不须耗费工后沉降带来的巨大维修费用,而且填夯体所夯填的石块、碴土能定向向下夯入软基,不会向侧向大量位移,从而节省20-30%碴土,降低造堤、高速公路、货物堆场、厂房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导向桩无工后沉降的填夯体,其特征在于,在软土或滩涂上的逐层夯填体下端,带有导向作用的管桩、或预制桩、或木桩,导向桩桩径10cm-100cm,桩长2-15m,导向桩间距为1-10m。
一种带有导向桩无工后沉降的填夯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施工现场,先在软土或滩涂上填1-2m厚碴土;
②、用打桩机将管桩、或预制桩、或木桩打入软土或软泥中;
③、在其上按每填0.5-2m厚碴土、石块,就夯实一皮碴土、石块,直至夯填体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制造。
④、接着按设计图纸用常规施工法向上继续施工堤坝、或高速公路、或飞机跑道、或堆场等工程的其他工序,直至完成该项工程。
一种带有导向桩无工后沉降的填夯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保证在新填海造地与软基上的道路、堤坝、飞机跑道、贷物堆场、厂房地基建成工后无沉降,因此,不须耗费现行技术工后沉降带来的巨大维修费用,而且填夯体所夯填的石块、碴土能定向向下夯入软基,不会向侧向大量位移,从而节省20-30%碴土,降低造堤、高速公路、货物堆场、厂房的成本。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我国围海造地和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堤坝、或高速公路、或货物堆场、或飞机跑道,或厂房等工程。
下面结合附图1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典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面说明:1.混凝土或沥青地面,2.C10混凝土,3.片石层,4.分层填夯体,5.软土,6.管桩或预制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个典型实施例,如图1:
①、在施工现场,先在软土(5)填1.5m厚石块、碴土;
②、用打桩机按图纸将管桩(6)打入软土(5)中;
③、按设计要求每填1m厚碴土,就将其夯实,直至夯填体(4)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制造。
④、再按设计图纸,用常规施工法向上继续施工该货物堆场工程的片石层(3)、C10混凝土(2)、和混凝土(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宗煊,未经邹宗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01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发现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