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柱铰接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1028.1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0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富强;杜彦斌;韩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0 | 分类号: | F27B7/20;F27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0561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炉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窑固定挡轮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活性石灰、氧化球团等的大型回转窑均倾斜安装(斜率为3.5%~4%),工作时回转窑窑体在筒体内物料、砌筑和筒体自身的重力(约1千多吨)作用下会向下滑动,回转窑工作中,全窑的巨大下滑力均由挡轮装置承受。
为保证回转窑托轮的均衡磨损,活性石灰和氧化球团的回转窑一般均设置一个液压挡轮(窑头端)和一个固定挡轮(窑尾端),液压挡轮用于推动回转窑上行;固定挡轮主要起限制窑位的作用,防止倾斜的回转窑沿其中心方向上移动过量撞坏窑头密封装置和发生掉窑等重大事故。
传统的固定挡轮装置采用滚动轴承结构,即通过1个调心滚子轴承和1个推力轴承配合来实现挡轮随滚带的转动及承受径向和轴向作用力。固定挡轮起作用仅是在回转窑沿其中心方向上移动过量及滚带在托轮上极限位置时,才随窑一起转动,阻止窑体继续上移。采用滚动轴承具有转动灵活、摩擦阻力小的特点、缺点是承载力较小、成本高、易损坏且需有完备的润滑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柱铰接点结构,解决了柱传递力过程中弯矩的传递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新结构和新的连接方式,在能够传递竖直力的同时避免将弯矩传递给下部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部柱、加劲肋、限位板、长条形垫板、长螺栓、下部梁、柱底板。上部柱底端焊接柱底板,上部柱与柱底板之间焊接加劲肋,保证受力均匀,在柱底板和下部梁之间设置长条形垫板,长条形垫板只与下部梁焊接,在长条形垫板四周设置限位板,上部柱、限位板和下部梁通过长螺栓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在柱底端板上设置加劲肋,可保证柱底板的稳定;2)、通过设置柱底长条形垫板,既可以传递竖直力又可以使上部柱自由转动,避免将上部弯矩传给下部的梁,保证梁的稳定;3)、通过设置限位板防止极端情况下长条形垫板移动危及上部结构安全;4)、通过长螺栓连接可以将上部柱固定,完成结构工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部柱1、加劲肋2、限位板3、长条形垫板4、长螺栓5、下部梁6、柱底板7。上部柱1底端焊接柱底板7,上部柱1与柱底板7之间焊接加劲肋2,保证受力均匀。在柱底板7和下部梁6之间设置长条形垫板4,长条形垫板4只与下部梁6焊接,在长条形垫板4四周设置限位板3,上部柱1、限位板3和下部梁6通过长螺栓5固定在一起。
所述长条形垫板(4)的厚度为45毫米,宽度为50毫米。
所述限位板(3)的厚度为25毫米。
所述限位板(3)与长条形垫板(4)之间的缝隙宽度为10毫米。
所述长螺栓(5)的尺寸为M27,数量为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1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砖瓦隧道窑莫来石吊顶
- 下一篇:纤维板生产线热风闪击干燥木浆料的旋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