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1144.3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阀。
背景技术
空调等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各种阀门组成。电子膨胀阀作为调节制冷系统流量大小的阀门在制冷系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子膨胀阀的基本功能组件包括阀体部件和线圈部件。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线圈部件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图1中线圈部件的包封层的立体图;图3所示为图1所示线圈部件中的卡扣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线圈部件包括线圈主体1′和卡扣2′。线圈主体1′包括一组线圈骨架13′、绕制在线圈骨架13′上的漆包线14′,设置于线圈骨架13′之间的电磁极板15′以及罩设并包裹线圈骨架13′的外壳11′。线圈骨架13′、漆包线14′、电磁极板15′及外壳11′均内设于图2所示的包封层12′内。
如图3所示,为图1中卡扣的立体图。卡扣2′包括与阀体部件的阀体固定架(未示出)配合、一体形成的卡接部21′及插入包封层12′内的固定部22′。卡接部21′与固定部22′大致成90度,在卡接部21′与固定部22′之间还包括插入包封层12′内并与外壳11′接触的簧片23′。
由于此线圈为外包封注塑件,线圈主体1′在注塑形成包封层12′并插入卡扣2′后要用灌封材料(如环氧树脂)进行灌封。为了防止簧片23′与外壳11′的接触部位被灌封材料隔开而导致卡扣2′与外壳11′不导通的现象发生,如图2所示,在包封层12′上开设有一组溢流槽16′,这样多余的灌封材料会从溢流槽16′溢出,不会流到簧片23′与外壳11′的接触部位。但是,现有技术需开设溢流槽,不仅工艺繁琐,而且也无法保证簧片23′与外壳11′始终良好的接触。
当具有现有前述线圈部件的电子膨胀阀应用于制冷系统中后,线圈的接地方式有两种:一是卡扣2′依靠阀体部件(未示出)与电磁极板15′的爪极接触,实现导通接地;二是依次通过外壳11′、卡扣2′、阀体固定架(未示出)、系统管路及接地线实现接地导通。当卡扣2′的簧片23′与外壳11′接触不良时,使用前述电子膨胀阀的整机(如冰箱)公出现漏电或产生静电,影响整机的正常运行,并且严重时,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包括阀体部件与线圈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阀本体及阀本体固定架,所述线圈部件包括线圈主体及固定于所述线圈主体的卡扣,所述线圈主体包括线圈体及金属外壳,所述线圈体与所述金属外壳通过包封体包裹,所述卡扣焊接于所述金属外壳上,所述卡扣与所述阀本体固定架配合实现所述线圈部件与所述阀体部件的固接。
优选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控制阀,所述卡扣具有卡扣焊接部,所述金属外壳具有外壳焊接部,所述卡扣焊接部与所述外壳焊接部通过激光焊接设备焊接,所述卡扣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焊接部相对应的激光通过部,所述焊接设备的激光束通过所述激光通过部实现所述卡扣焊接部与所述外壳焊接部焊接固定。
优选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控制阀,所述卡扣包括与所述阀本体固定架配合的卡接部及从所述卡接部折弯并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具有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形成所述卡扣焊接部,所述卡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为所述激光通过部。
优选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控制阀,所述卡扣包括与所述阀本体固定架配合的卡接部及从所述卡接部上折弯并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卡接部上具有延伸至所述固定部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形成所述卡扣焊接部,所述翻边部的翻边孔形成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为所述激光通过部。
优选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控制阀,所述卡接部上具有与所述阀本体固定架配合的定位部,所述卡扣通过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阀本体固定架卡接。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控制阀,所述线圈体包括线圈骨架、绕制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及设置于所述线圈骨架之间的电磁极扳。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通过对卡扣2结构的改进,使卡扣2与金属外壳11焊接固定,不仅在线圈部件灌封过程中,无须担心卡扣与金属外壳之间被灌封材料隔开,也就无须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包封体上开设溢流槽。而且,因卡扣2与金属外壳11之间焊接连接,卡扣与线圈主体的金属外壳之间连接牢固,保证了卡扣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导通,可有效解决控制阀中线圈的接地不良问题,提高了控制阀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线圈部件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线圈部件的包封层的立体图;
图3所示为图1所示线圈部件中的卡扣的立体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1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糊盒挤盒装置
- 下一篇:一种BOPP薄膜生产线的边料回收再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