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前桥重卡板簧及过渡摇臂复合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1280.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居刚;李海波;邓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桥 重卡板簧 过渡 摇臂 复合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双前桥重卡板簧及过渡摇臂复合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汽车使用的各种悬架固定支架结构,主要由于超载运输,或者在恶劣的路况条件下行驶时,因车辆颠簸形成巨大冲击力等原因,造成支架开裂频繁,且由于双前桥重卡此处空间非常有限,各支架几乎已无加强加大空间,经过对重型商用汽车使用的各种悬架固定支架系列产品及相关零部件故障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主要故障为:悬架固定支架与车架连接处螺栓及铆钉断裂、固定支架本体开裂、转向过渡摇臂在频繁重载转向过程中产生疲劳开裂故障等。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前期人们也进行了多次改进,如对悬架固定支架进行加粗加厚处理、将各结合面处的R角加大及与车架连接底板加厚等一系列措施,均无法很好的解决上述开裂故障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重卡固定支架使用中易开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重量轻、成本低、装配维修简单的新型适用于双前桥重卡板簧及过渡摇臂复合支架。
具体的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前桥重卡板簧及过渡摇臂复合支架,包括支架基部、与摇臂固定连接的摇臂支架、与板簧固定连接的侧翼Ⅰ和侧翼Ⅱ,其中:
所述支架基部向上延伸有摇臂支架,所述摇臂支架一侧为与车架腹面固定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摇臂支架的顶部设有摇臂安装孔,
所述支架基部向下弯折并延伸有2对相对的侧翼Ⅰ和侧翼Ⅱ,所述侧翼Ⅰ与前板簧吊耳固定连接,所述侧翼Ⅱ与后板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基部的两个端部设有与车身腹面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摇臂支架上设有多个空腔。
优选的,所述摇臂支架上与车架连接的表面、下端和车架翼面连接的侧面均布设有条状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复合支架为一体成型铸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板簧及过渡摇臂复合支架与车架连接的表面与下端与车架翼面连接的侧面均布设有条状加强筋,根据拓扑优化结果去除不受力区域材料,保证零部件的轻量化;
二、将前板簧吊耳支架、后板簧固定支架与转向摇臂固定支架整体铸造为一个整体,通过对整体支架的集成,可以使支架之间相互加强,既降低了支架的重量和成本,还改善了支架本身的可靠性。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双前桥重卡板簧及过渡摇臂复合支架的改进,使得该支架的可靠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自身重量也有了一定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支架基部1,安装孔11、12,摇臂支架2,摇臂安装孔21,螺栓孔22,空腔23,加强筋24,侧翼Ⅰ3,侧翼Ⅱ4,螺栓孔31、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以下所有附图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本领域公知常识。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双前桥重卡板簧及过渡摇臂复合支架,包括支架基部1、与摇臂固定连接的摇臂支架2、与板簧固定连接的侧翼Ⅰ3和侧翼Ⅱ4,其中,
所述支架基1向上延伸有摇臂支架2,所述摇臂支架2一侧为与车架腹面固定连接的连接面(图中未示出,为图1的后视面,该面的壁厚优选为10mm),所述摇臂支架2的顶部设有摇臂安装孔21;
所述支架基部1向下弯折并延伸有2对相对的侧翼Ⅰ3和侧翼Ⅱ4,所述侧翼Ⅰ3与前板簧吊耳固定连接,所述侧翼Ⅱ4与后板簧固定连接。
所述摇臂支架上还设有多个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螺栓孔22,并与车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侧翼Ⅰ3和侧翼Ⅱ4上分别设有螺栓孔31、41,其与板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基部1的两个端部设有与车身腹面固定连接的安装孔11、12。
根据拓扑优化结果去除不受力区域材料,在保证零件使用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零部件的轻量化。优选的,所述摇臂支架上设有多个空腔23。更优选的,所述摇臂支架1上与车架连接的表面、下端和车架翼面连接的侧面均布设有条状加强筋24,该加强筋厚度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1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散热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用在多节挂车的轮胎压力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