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时实现冲压成型和打铆钉的显示器背板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3531.0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冬才;魏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智强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J15/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贺红星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实现 冲压 成型 铆钉 显示器 背板 加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背板的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同时实现冲压成型和打铆钉的显示器背板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金属材质的显示器背板通常是利用冲压模具加工成型的,初步成型的显示器背板在通过冲压模具压型翻边后,需要将制品转送到铆合模具上,在预定位置打铆钉,最终才能够加工成显示器背板成品,这种加工方式,至少需要两套模具才能够最终完成显示器背板的加工,设备成本较高,并且由于中间需要转运制品,生产上很难连续操作,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实现冲压成型和打铆钉的显示器背板加工模具,通过一套模具即可实现显示器背板的冲压成型即打铆钉,降低设备成本,省去转运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同时实现冲压成型和打铆钉的显示器背板加工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膜组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具有一用于放置制品的型腔,上模组件上具有一将铆钉压向制品的上顶针,下模组件上安装有一用于顶压铆钉与制品结合处的顶出机构。
顶出机构包括一活动的穿接在下模组件上的下顶针,安装在下顶针的下端部与下模组件之间的弹簧,弹簧的下端部通过一止付螺丝连接在下模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套模具上实现显示器背板的冲压成型以及打铆钉,无需中间的转运过程,既能够降低设备成本,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组件;2、下模组件;3、上顶针;4、顶出机构;41、下顶针;42、弹簧;43、止付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背板加工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在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之间具有一用于防止制品的型腔,上模组件1向着下模组件2下压时,对位于型腔内的制品冲压,将制品折弯成型。在上模组件1的下表面安装有一上顶针3,该上顶针3用于在对制品压型时,将置于制品预设孔上的铆钉打入制品,将铆钉与制品压合在一起,此外,在下模组件2上,还安装有一用于顶压铆钉与制品结合处的顶出机构4,顶出机构4在制品脱模时,对制品与铆钉结合处施加向上推力,使制品从型腔中脱离。
上述的顶出机构4包括一活动的穿接在下模组件2上的下顶针41,安装在下顶针41的下端部与下模组件2之间的弹簧42,弹簧42的下端部通过一止付螺丝连接43在下模组件2上。
上述模具在制作显示器背板时,先在制品的打铆钉位置加工一个工艺孔,将制品置于模具的型腔中,然后将铆钉置于工艺孔内,合模时,上模组件1下压,制品折弯成型的同时,上顶针3将铆钉下压打入制品上,在合模的同时,弹簧42收缩,待冲压及打铆钉动作完成后,上模组件1开模,下顶针41在弹簧42的作用下,向上顶压制品与铆钉的结合处,使制品和铆钉同时从模具中脱离。通过上述步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个模具上实现显示器背板的冲压成型以及打铆钉。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智强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智强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3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