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微孔条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3739.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7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华权高;沈鹤宵;闫彩霞;舒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5 | 分类号: | G01N33/5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聚 氰胺酶联 免疫 吸附 测定 微孔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微孔条及试剂盒,属于三聚氰胺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三聚氰胺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三聚氰胺既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但因其含氮较高,加入食品中可产生蛋白质含量虚高的假象,因而被非法添加到牛奶以及其它蛋白制品中,从而导致了2008年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及之前2007年美国宠物的三聚氰胺中毒事件等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表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脏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因此三聚氰胺是一种禁止用于食品及动物饲料的化学物质。
目前为止,应用于三聚氰胺的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及各种色谱与质谱联用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技术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识别生物液体中的待测物,并利用酶-底物的显色反应定量的反应待检测样本中靶分子的含量。由于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及不需要大型仪器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生物样本中特定物质的定量检测实验中。现有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中的酶标板为一次性使用,且检测一次样本至少需要一块96孔酶标板,当检测样本数量较少时,酶标板中未使用的孔数较多,但此板已不能再重复使用,这样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并且,由于现有的酶标板为开放式结构,容易造成污染,同时,当接触到较大颗粒的反应物时,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单独使用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微孔条及由该微孔、微孔条组成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该试剂盒还能避免被污染和避免较大的反应物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包括聚苯乙烯层、三聚氰胺偶联物层和滤膜,所述聚苯乙烯层包括体侧壁;所述三聚氰胺偶联物层包括底面和侧壁,三聚氰胺偶联物层通过其侧壁内嵌于所述聚苯乙烯层体侧壁中,且侧壁低于所述体侧壁;所述滤膜附着于三聚氰胺偶联物层之上。
作为优选,所述滤膜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条包括多个所述微孔,且所述微孔通过体侧壁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为4个或4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为8个。
作为优选,所述微孔条处于最外侧的微孔外缘连接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包括多个所述微孔条和酶标板架,所述微孔条均匀排布于所述酶标板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酶标板架按照行和列分别设有标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微孔条可以分别单独使用,应用由该微孔、微孔条的试剂盒可以根据检测样本的数量选取微孔或者微孔条的数量,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并且,由于三聚氰胺偶联物层上附着有滤膜,既能有效地避免三聚氰胺偶联物层被污染,也能避免颗粒较大的反应物接触三聚氰胺偶联物层造成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条的剖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上设有的标记示意图。
1:聚苯乙烯层;2:三聚氰胺偶联物层;3:手柄;4: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包括聚苯乙烯层1和三聚氰胺偶联物层2,聚苯乙烯层1包括体侧壁,三聚氰胺偶联物层2包括底面和侧壁,三聚氰胺偶联物层2通过其侧壁内嵌于聚苯乙烯层1体侧壁中,侧壁低于体侧壁,滤膜4附着于三聚氰胺偶联物层2之上。
其中,所述滤膜4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本实施例中,该网状结构是200目),从而,使三聚氰胺偶联物层2能够直接用于测量吸光度。
参见附图2和附图3,三聚氰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条包括多个微孔,多个微孔通过体侧壁依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3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