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双包覆的包覆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4043.1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海;龚时伟;谢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华冠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双包覆 包覆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实现一次性双包覆的包覆丝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氨纶包芯丝(丝)面料已经十分流行,其种类主要有氨纶长丝与短纤维的包芯丝和长丝的包芯丝二大类。在产品的开发上主要以选用不同纤维原料的外包纱为主。它的芯丝为连续的氨纶长丝,外包短纤维有棉、涤棉、涤纶、锦纶、腈纶及毛纤维等;外包的化纤长丝有涤纶长丝、锦纶长丝等。
普通的氨纶包芯丝是以氨纶为中心,外包涤纶,锦纶或棉纱等形成有弹力的纱线,一般包覆丝机一次性只能在芯丝上包覆一种纱线,如果要实现双包覆,就必须进行两次操作,即将第一次已经包覆一种纱线的包芯丝作为新的芯丝进行第二次包覆。
虽然目前也有可以进行双包覆的包覆丝机,但其结构复杂,价格较高,而具有单包覆丝机的企业,为了开发双包覆产品,要更换设备显然耗资较大,同时也浪费旧设备资源。
此外,目前国内普通的氨纶包芯丝它中间的氨纶丝是连续的,体现在布面上是平整的有弹力的面料,无法体现一种似皱非皱,似麻非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原单包覆的包覆丝机上进行改进,可以一次性完成双包覆的包覆丝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次性双包覆的包覆丝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包纱机构、牵伸结构、卷取机构及传动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带动芯丝转动的进料轮和喂丝罗拉,所述包纱机构为两个,沿芯丝传递方向上下排列,所述包纱机构包括纱管和带动纱管转动的锭子,上下包纱机构的锭子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并由传动机构带动相向运动,所述牵伸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牵伸辊和压轮,所述卷取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卷取轮和卷取组件。
为了在包覆时使中间的氨纶呈不规则长短距离的断开,形成有的地方有氨纶,有的地方没氨纶,在布面上形成不规则褶皱,本实用新型在牵伸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所述牵伸结构为两个,沿芯丝传递方向上下排列,上下牵伸结构的牵伸辊分别设置不同的转动速度。
其中,所述芯丝为氨纶或其他高弹丝,上下包纱机构的纱管上为棉纱、涤纶或锦纶,所述上下牵伸结构的牵伸辊速度根据包覆纱工艺牵伸倍速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又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次性双包覆的包覆丝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包纱机构、牵伸结构、卷取机构及传动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带动芯丝转动的进料轮和喂丝罗拉,所述包纱机构为两个,沿芯丝传递方向上下排列,所述包纱机构包括纱管和带动纱管转动的锭子,上下包纱机构的锭子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并由传动机构带动同向运动,所述牵伸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牵伸辊和压轮,所述卷取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卷取轮和卷取组件。
为了在布面上形成不规则褶皱,使中间的氨纶呈不规则长短距离的断开,形成有的地方有氨纶,有的地方没氨纶,本实用新型在牵伸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所述牵伸结构为两个,沿芯丝传递方向上下排列,上下牵伸结构的牵伸辊分别设置不同的转动速度。
其中,所述芯丝为氨纶或涤纶高弹丝,上下包纱机构的纱管上为棉纱、涤纶或锦纶,所述上下牵伸结构的牵伸辊速度根据包覆纱工艺牵伸倍速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原单包覆丝机上设计两个包纱机构上下排列,分别套接不同的包覆纱,进行包覆时,芯丝分别经过上下包纱机构,一次性包覆双层纱线,无需重复进行包覆操作,节约大量人力和成本,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一次性双包覆的产品质量也比两次进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芯线传送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芯丝;
21:进料轮;22:喂丝罗拉;
31:锭子;32:纱管;
41:牵伸辊;42:压轮;
51:卷取轮;52:卷取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华冠针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华冠针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4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