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碎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4256.4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文;戴锡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县恒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22 | 分类号: | B02C19/22;B02C23/02;B02C2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碎煤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碎煤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内设有逐级增大螺旋桨的碎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环境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各行业都深刻认识到重复过去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符合当下形势,低碳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高速运转,对于煤矿的燃烧率要求越来越高,而碎煤装置直接影响到粉碎后的煤粉的均匀状态、燃烧状态。传统的碎煤装置机械结构复杂,成品出料不够均匀,带来煤粉燃烧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设有逐级增大螺旋桨的碎煤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碎煤机,包括进料斗,第一观察窗,绞龙,碎煤筒,出料口,第二观察窗,过滤网,铰链,第一电机,第一轴,第二电机,第二轴,第三观察窗,螺旋桨,角铁,凸块,第一类铁片和第二类铁片,在进料斗下端连接绞龙,第一轴穿过绞龙,由绞龙后侧的第一电机带动绞龙,绞龙右侧与碎煤筒相连接,碎煤筒的圆弧半径从左到右呈梯级增大,梯级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碎煤筒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轴向内侧壁上分别无缝隙焊接有与碎煤筒的每一级筒体相同弧形角度、相同长度、相同宽度的第一类铁片,碎煤筒的每相邻俩级筒体连接处径向内侧壁上分别垂直插入并焊接有相同弧形角度、相同长度的第二类铁片,在碎煤筒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的轴向内侧壁上焊接数个垂直于第二类铁片的凸块,第二轴穿过碎煤筒,第二轴上带有三个螺旋桨,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轴,在碎煤筒右侧设有出料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螺旋桨分别由四个扇区组成,每个扇区两边分别是由角铁同方向焊接在第二轴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三个螺旋桨大小分别与碎煤筒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适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的凸块间的间隙随着碎煤筒从左到右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逐级变小。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进料斗上端设有过滤网,过滤网通过所述铰链与进料斗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绞龙上设有第一观察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碎煤筒径向侧壁上设有第二观察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出料口右侧轴向侧壁设有所述第三观察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改变了原始的碎煤装置,结构简单,它带有活动开关设置的过滤网,使得进料时可以进行一个初步的过滤,设置的绞龙能更有效的送料进碎煤筒,防止出现送料处堵塞状况,在碎料筒内第二轴上由角铁焊接组成的螺旋桨面积逐级增大,碎煤筒的圆弧半径从左到右呈梯级增大,碎煤筒的工作强度也逐级加强,更有效的进行碎煤工作,三个观察窗的设置便于观察破碎工作的进行,进行一个直观的把握,确保成品料的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碎煤筒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斗,2-第一观察窗,3-绞龙,4-碎煤筒,5-出料口,6-第二观察窗,7-过滤网,8-铰链,9-第一电机,10-第一轴,11-第二电机,12-第二轴,13-第三观察窗,14-螺旋桨,15-角铁,16-凸块,17-第一类铁片,18-第二类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碎煤机,包括进料斗1,第一观察窗2,绞龙3,碎煤筒4,出料口5,第二观察窗6,过滤网7,铰链8,第一电机9,第一轴10,第二电机11,第二轴12,第三观察窗13,螺旋桨14,角铁15,凸块16,第一类铁片17和第二类铁片18。
在所述进料斗1上端设有所述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通过所述铰链8与所述进料斗1活动连接,使得进料时可以进行一个初步的过滤,在所述进料斗1下端连接所述绞龙3,所述第一轴10穿过所述绞龙3,由所述绞龙3后侧的所述第一电机9带动所述绞龙3,能更有效的送料进碎煤筒,防止出现送料处堵塞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县恒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郎溪县恒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4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体管道除铁装置
- 下一篇:矿井基建期间一种新型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