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膜脱氮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4679.6 | 申请日: | 201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山泉;王书敏;谢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膜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的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滤池组合的脱氮污水处理反应器(技术)。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是现代污水生物膜处理的两大重要技术。实践表明,生物膜技术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如高效稳定、耐冲击负荷、无污泥膨胀问题以及脱氮除磷等。而以软性材料为填料的接触氧化法是其中突出的一项,它具有生物量大, 处理能力强,操作灵活,易于管理等优点,广受研究者的重视;生物滤池稳定节能是生物膜技术中的经典。
现有的生物膜反应器也存在不足:表现为进水有机质偏低,脱氮之反硝化所需碳源不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生物膜反应器内源反硝化碳源不足,耗能的难题,本发明运用一种新型软性填料的接触氧化系统并组合生物滤池,形成二级生物膜脱氮反应器,以进水有机质为反硝化碳源,无需外加电子供体。该方案充分结合了软性填料接触氧化反应器与生物生物滤池的长处,有效克服传统生物膜反应器的不足,明显提高反应器污水脱氮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两级生物膜反应器串联使用;选择轻质、高效、价廉、使用寿命长的软性填料的接触氧化系统为一级反应器,球型塑料填料的生物滤池为二级反应器;一级生物膜反应器升流式进水并曝气,主要功能是脱碳和硝化,二级反应器生物滤池为降流式,二次进水,不曝气,缺氧运行,硝化液在二级生物膜反应器与和二次进入的污水混合,以进水有机质为反硝化碳源,无需外加电子供体;利用污水碳源反硝化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处理水由生物滤池末端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软性填料的接触氧化器有益于生物膜的富集,具有较大的硝化能力;其次,生物滤池作为二级反应器,接生物膜的顶端出水和部分来自于进水箱的污水,以污水中的有机质为碳源,对污水作反硝化处理,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而去除,强化处理效能。第三,二级反应器大大延长污水停留时间并伴有厌氧和缺氧区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生物膜脱氮反应器结构图。
在图1中标号说明:1接触氧化器,2生物滤池,3进水箱,4进水泵,5进水泵流量计,6曝气泵流量计,7曝气泵,8生物滤池出水箱,9出水流量计,10二次进水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2个大小相同的反应器均采用有机玻璃加工而成,每个反应器高度为1600mm,有效填充高度为2000mm,内径200mm。生物膜反应器玻璃柱内置轻质、纤维、软性填料的生物膜。生物膜反应从底部曝气、进水、反冲洗,上端出水。第二反应器为生物滤池,采用直径为3~5cm球型塑料填料,底部为200mm高的砾石承托层,每个反应器有效填充容积为60L。
将上述装置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污水在第一反应器(接触氧化器)经过曝气完成脱碳和硝化,进入第二反应器(生物滤池),在生物滤池中与二次进水混合,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反硝化,实现脱氮,并由生物滤池末端排出。
采用的合适工况(气水比:3∶1,HRT=8h;两步进水比:2∶1)可在较高的有机浓度(BOD=300~600mg/L)情况下,获得理想的去除有机质和脱氮效果,COD和NH3-N去除率稳定在80%,75%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4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