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4893.1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游庆江;鲍占洋;刘涛;徐兴平;陈砥;胡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13/00 | 分类号: | F16L13/00;F16L1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连接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连接接头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
背景技术
在工程领域,尤其是航空发动机领域,大部分管接嘴处的螺纹连接需要锁紧结构。现有的螺纹连接管接头的锁紧结构大部分采用锁紧丝形式。锁紧丝方式需要专门的锁紧工序,通常需要专用锁紧钳,操作起来比较繁琐;结构上需要设置锁紧孔,并且锁紧丝不利于结构的紧凑化设计。而在实际应用中,工艺简单、维护性强和结构紧凑都是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操作简单、拆装方便、结构紧凑的要求,特提供了一种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包括螺纹管接头1、锁紧棘轮2、外套螺母3和管接嘴4;
螺纹管接头1上开有槽口,锁紧棘轮2通过键槽连接于螺纹管接头1上,外套螺母3除带有螺纹外,端部带有棘齿,外套螺母3通过螺纹连接于管接头1上,并将管接嘴4卡住,使管接头1和管接嘴4形成密封连接,同时外套螺母3与锁紧棘轮2上的棘齿咬合,形成自锁结构。
所述的锁紧棘轮2和外套螺母3上的棘齿都设有钝角面和锐角面。
所述的锁紧棘轮2为弹性材质件。
当外套螺母3以拧紧方向旋进时,棘齿B和棘齿C的钝角面M和N接触,由于棘齿C有一定弹性且接触面顺滑,只需要较小的力矩即可将外套螺母2一直旋进直至密封面接触贴合。当外套螺母3以拧松方向旋出时,棘齿B和棘齿C的锐角面P和Q接触,形成止动锁紧结构。分解时,可施加一定的力矩,将锁紧棘轮上2的棘齿C破坏,锁紧解除,允许外套螺母3旋出。分解时所需的力矩取决于棘齿B和棘齿C的啮合数量、啮合深度,以及锁紧棘轮2所选用的材料。
锁紧棘轮2和外套螺母3上的棘齿C和棘齿B的齿数是可变的,棘齿B和棘齿C同时啮合的齿的数量为两齿齿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通过调整这个最大公约数来调整两齿同时啮合的数量。同时啮合棘齿的数量越多,锁紧效果越好,但是分解时所需的力矩也越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可自锁,无需专门锁紧工序,提高装配效率;结构简单,外场维护方便;结构紧凑,节省装配空间;锁紧力矩是可调的,可通过调整棘齿数量、齿形、啮合深度调整锁紧力矩的大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可自锁螺纹连接管接头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自锁螺纹连接管接头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自锁的螺纹连接管接头,包括螺纹管接头1、锁紧棘轮2、外套螺母3和管接嘴4;
螺纹管接头1上开有槽口,锁紧棘轮2通过键槽连接于螺纹管接头1上,外套螺母3除带有螺纹外,端部带有棘齿,外套螺母3通过螺纹连接于管接头1上,并将管接嘴4卡住,使管接头1和管接嘴4形成密封连接,同时外套螺母3与锁紧棘轮2上的棘齿咬合,形成自锁结构。
所述的锁紧棘轮2和外套螺母3上的棘齿都设有钝角面和锐角面。
所述的锁紧棘轮2为弹性材质件。
当外套螺母3以拧紧方向旋进时,棘齿B和棘齿C的钝角面M和N接触,由于棘齿C有一定弹性且接触面顺滑,只需要较小的力矩即可将外套螺母2一直旋进直至密封面接触贴合。当外套螺母3以拧松方向旋出时,棘齿B和棘齿C的锐角面P和Q接触,形成止动锁紧结构。分解时,可施加一定的力矩,将锁紧棘轮上2的棘齿C破坏,锁紧解除,允许外套螺母3旋出。分解时所需的力矩取决于棘齿B和棘齿C的啮合数量、啮合深度,以及锁紧棘轮2所选用的材料。
锁紧棘轮2和外套螺母3上的棘齿C和棘齿B的齿数是可变的,棘齿B和棘齿C同时啮合的齿的数量为两齿齿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通过调整这个最大公约数来调整两齿同时啮合的数量。同时啮合棘齿的数量越多,锁紧效果越好,但是分解时所需的力矩也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4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