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扇形滤筒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5928.3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智刚 |
主分类号: | B01D29/31 | 分类号: | B01D29/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形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器改进型的一种,特别涉及一种扇形滤筒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过滤器正在向着自动化、节能化、大型化、高性能、高效率发展,本过滤器在原有过滤器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圆柱形滤筒改造为扇形滤筒,增大了过滤面积,充分利用了过滤空间,在容积相同的条件下,增加过滤面积50%—57%,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处理量,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显著缩小了过滤器的体积,占地面积小,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面积大、降低过滤器制造成本的扇形滤筒过滤器。在原有过滤器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圆柱形滤筒改造为扇形滤筒,在容积相同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了过滤空间,增加过滤面积50%—57%,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处理量,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显著缩小了过滤器的体积,占地面积小,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扇形滤筒过滤器,除壳体和接管外,主要由滤筒法兰、圆弧滤筒壁、平板滤筒壁、平板滤筒壁补强板,滤筒底部补强圈、滤网、孔板组成,所述的圆弧筒壁和平面筒壁组成一个扇形滤筒、由2个或多个扇形滤筒组成整个过滤系统,滤筒法兰焊接在滤筒的顶部,补强板焊接在扇形滤筒平板滤筒壁之间,整个滤筒底部用补强圈连成一体。
扇形滤筒由滤网和孔板组成,滤筒横断面为圆弓形或扇形。滤筒表面由圆弧面和平面组成。扇形滤筒之间和滤筒底部均设有补强板。
根据用户要求,扇形滤筒可制作为两组滤筒、三组滤筒、四组滤筒等多种形式。
根据用户要求,滤网安装在孔板内侧,过滤介质从内向外进行过滤,如果滤网安装在孔板外侧,过滤介质从外向内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扇形滤筒过滤器在相同工况条件下,该扇形滤筒优越于圆柱形滤筒,充分利用了过滤空间,增大了过滤面积,延长了滤筒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处理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显著缩小了过滤器的体积,占地面积小,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扇形滤筒图;
图2扇形滤筒过滤器结构图;
图中所示:(1)滤筒法兰;(2)圆弧滤筒壁;(3)平板滤筒壁;(4)平板滤筒壁补强板;(5)滤筒底部补强圈;(6)滤网;(7)孔板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扇形滤筒过滤器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扇形滤筒过滤器,除壳体和接管外,主要由滤筒法兰(1);圆弧滤筒壁(2);平板滤筒壁(3);平板滤筒壁补强板(4);滤筒底部补强圈(5);滤网(6);孔板网(7)组成;所述的圆弧滤筒壁(2)和平面滤筒壁(3)组成一个扇形滤筒、由多个扇形滤筒组成整个过滤系统,滤筒法兰(1)焊接在滤筒的顶部,补强板(4)焊接在扇形滤筒平板滤筒壁(3)之间,整个滤筒底部用补强圈(5)连成一体。两扇形滤筒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滤筒直径的10%—20%之内,保证过滤通道的畅通。
扇形滤筒由滤网和孔板组成,滤筒横断面为圆弓形或扇形。滤筒表面由圆弧面 和平面组成。扇形滤筒之间和滤筒底部均设有补强板。
根据用户要求,扇形滤筒制作为两组滤筒、三组滤筒、四组滤筒等多种形式。
根据用户要求,滤网安装在孔板内侧,过滤介质从内向外进行过滤,如果滤网安装在孔板外侧,过滤介质从外向内进行过滤。
滤饼的清除可采用手动或自动装置,进行定时清洗或差压清洗。
本实用新型扇形滤筒过滤器在相同工况条件下,该扇形滤筒优越于圆柱形滤筒,充分利用了过滤空间,增大了过滤面积,延长了滤筒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处理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显著缩小了过滤器的体积,占地面积小,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刚,未经刘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5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