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活塞底喷冷却装置的风冷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7156.7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东;李旭东;甄洪梅;白军爱;刘广丰;张洁;郝勇刚;魏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晓东 |
主分类号: | F01P3/08 | 分类号: | F01P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活塞 冷却 装置 风冷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活塞底喷冷却装置的风冷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风冷发动机的缺陷在于热负荷高,这就导致发动机积碳严重、容易出现活塞环卡滞、拉缸,甚至出现活塞烧蚀等故障,工作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热负荷、确保工作稳定性的具有活塞底喷冷却装置的风冷发动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活塞底喷冷却装置的风冷发动机,包括具有活塞的发动机本体,其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发动机本体上的活塞底喷冷却装置和用以导流润滑油液进入所述活塞底喷冷却装置的冷却油道,所述活塞底喷冷却装置包括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油道、另一端面对所述活塞底部用以向所述活塞底面喷射油液的喷嘴,所述活塞底喷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喷嘴和冷却油道连通与否的控制阀,所述活塞底喷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以架设所述喷嘴和弹力阀的固定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阀为开关与否受控于所述发动机运转所生压力大小的弹力阀。
作为优选,所述喷嘴为用以向所述活塞底面排气侧喷射油液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的底面为用以将所受喷射油液由排气侧导引至另一侧的弧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热负荷、确保工作稳定性。具体而言,控制阀在开启状态下,喷嘴和冷却油道连通,润滑油液即会经由喷嘴喷射到活塞的底面上,从而起到降低热负荷、确保工作稳定性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阀为开关与否受控于发动机运转所生压力大小的弹力阀,也就是说,弹力阀只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高压力下处于开启状态,而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或不工作时,弹力阀均处于关闭状态,而喷嘴设置为用以向活塞底面排气侧喷射油液的结构和将活塞的底面设置为弧面,可以将活塞底面所受喷射的油液由排气侧导引至另一侧从而全面均匀冷却活塞底部,保证冷却能力在活塞底部的高热负荷区和其他区域得到合理的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底喷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活塞; 2、喷嘴;
3、控制阀; 4、固定支架;
5、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活塞底喷冷却装置的风冷发动机,包括具有活塞1的发动机本体(图中未示出),其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发动机本体上的活塞底喷冷却装置和用以导流润滑油液进入所述活塞底喷冷却装置的冷却油道(图中未示出),所述活塞底喷冷却装置包括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油道、另一端面对所述活塞底部用以向所述活塞底面喷射油液的喷嘴2,所述活塞底喷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喷嘴和冷却油道连通与否的控制阀3,所述活塞底喷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以架设所述喷嘴和弹力阀的固定支架4,所述控制阀为开关与否受控于所述发动机运转所生压力大小的弹力阀,所述喷嘴为用以向所述活塞底面排气侧喷射油液的结构,所述活塞的底面为用以将所受喷射油液由排气侧导引至另一侧的弧面5。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晓东,未经黄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7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射击抛靶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台球运动的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