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太阳能预加热的节能供热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7323.8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会;廖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金会;廖伯云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加热 节能 供热 供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供暖的热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预加热后再进行二次加热以节省能源的热力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附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集热管。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达到所需热水。
现在宾馆、饭店及住宅小区的供热供暖系统大多采用电加热式锅炉来加热以得到热水,而水源一般为自来水。冬季一般的宾馆、饭店及住宅小区的太阳能热水器都不使用,冬季自来水温度较低,加热到40甚至30摄氏度都需要大量能量,而如果先使用太阳能进行预加热,然后再对此进行二次加热就可以节省不少能量。另外,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不能自动上水,每次都要等到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用完以后才能知道是否需要继续上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太阳能预加热的节能供热供暖系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给太阳能热水器补水装置,并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对冷水进行预加热,然后进行二次加热以达到低碳环保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利用太阳能预加热的节能供热供暖系统,包括水箱、太阳能热水器、锅炉及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口和自来水龙头连接,出水口和太阳能热水器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进水口上还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联动杆和浮球连接;太阳能热水器出水口通过输送管道和锅炉进水口连接,锅炉出水口和热水泵连接,热水泵通过热水管道和用户淋浴头及散热器进水口串接,散热器出水口通过回收管道和锅炉连接。
所述浮球通过软绳和联动杆一端连接。
所述输送管道和热水管道外面包裹有保暖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太阳能热水器进水口之前加装水箱,可以保证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持续供水。
2、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对自来水进行预加热,然后再进行二次加热可以节省不少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水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1、水箱,2、进水口,3、阀门,4、联动杆,5、浮球,6、软绳,7、太阳能热水器,8、输送管道,9、锅炉,10、热水泵,11、供热管道,12、淋浴头、13、散热器,14、回收管道,15、自来水龙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水箱1的进水口2和自来水龙头15连接,出水口和太阳能热水器7的进水口连接,水箱进水口上还设置有阀门3,阀门3通过联动杆4和浮球5连接,浮球5通过软绳6和联动杆4一端连接。打开自来水龙头开关,阀门先处于开启状态,自来水不断向水箱加入,随着水量不断增加,浮球会漂起,当浮球到最高点时拉动联动杆关闭阀门;根据连通器原理,当水箱的水位高于太阳能热水器水位时,水箱内的水会流向太阳能热水器内,当水箱内的水位下降时,联动杆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会向下运动,从而又打开阀门继续上水,达到自动加水的目的。
太阳能热水器7的出水口通过输送管道8和锅炉9的进水口连接,锅炉9的出水口和热水泵10连接,热水泵10通过热水管道11和用户淋浴头12及散热器13的进水口串接,输送管道8和热水管道11外面包裹有保暖层,散热器13的出水口通过回收管道14和锅炉9连接。冬天阳光不是很充足,但是太阳能热水器还是能将水温加热到30甚至40摄氏度的,利用预加热的温水在锅炉内进行二次加热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当锅炉水温加热到足够时,用热水泵向用户供应热水,如可以通过淋浴洗澡或者散热器取暖,当散热器出来的冷水再通过回收管道通向锅炉继续加热使用,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金会;廖伯云,未经叶金会;廖伯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7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焚烧灰中金属铝含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岩巷掘进联合出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