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7450.8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学时 |
主分类号: | A47J27/02 | 分类号: | A47J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700 ***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涵道式 燃气 节能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节能炒锅,只是在锅底设有螺旋形筋条,并不能真正控制气流的流径,所起的节能作用很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它能使燃烧的燃气热气流沿设在锅底的密闭的螺旋涵道内运动,从而延长了热气流在锅底的行程和热传递时间,大大增加了受热面积,从而可大幅提高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一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包括锅本体、手柄、涵道外罩、螺旋涵道隔片、进气口、排气口、手柄。其特征在于:锅本体、涵道外罩、螺旋形涵道隔片共同在锅底构成多个密闭的螺旋涵道,每个螺旋涵道都紧贴锅底盘旋而上,每个进气口的高度大于排气口的高度。涵道外罩底部设有圆形开口,每个螺旋涵道的进气口都设在锅底,排气口设在锅沿下方;所述的手柄与锅边沿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使燃烧的燃气热气流进入设在锅底的进气口后,被迫沿着密闭的螺旋涵道呈螺施轨迹绕行在锅底,从而大大延长了热气流在锅底的行程和热传递时间,同时螺旋涵道的四壁也吸收热量,大幅增加了吸热面积,从而大幅提高了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较高的进气口也便于热燃气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仰视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由图1、图2和图3中可看出,这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包括:锅本体1、手柄2、涵道外罩3、螺旋形涵道隔片4、进气口5、排气口6、螺旋涵道7、圆形开口8。
使用中,将锅置于燃气灶上,点燃燃气后,热气流经圆形开口8从设在锅底的进气口5进入螺旋涵道7并沿螺旋涵道上升环行于锅底,其热量被锅本体1、涵道外罩3、螺旋涵道隔片4所吸收,然后从排气口6排出。
由图1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设有锅本体1、手柄2、涵道外罩3。
由图2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设有螺旋涵道隔片4、排气口6、螺旋涵道7。
由图3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设有进气口5。
由图3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涵道外罩3底部设有圆形开口8。
由图2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螺旋涵道隔片4上端高度小,下端高度大,使得进气口5的高度大于排气口6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学时,未经黄学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7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