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老化测试的电子负载模块及电源老化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8157.3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涛;庞成;黄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科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20 | 分类号: | G01R1/20;G01R31/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孙子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老化 测试 电子负载 模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老化测试设备中的电子负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开关电源老化测试的可编程电子负载模块以及由许多这样的电子负载模块组成的老化车、老化房等老化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检验和提高电源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电源产品进行老化测试已成为此类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老化”是指仿真出一种高温的恶劣条件对电源产品进行长时间的满负荷测试(又叫烧机测试或煲机,英文称为:Burn-in Test),以模拟实际使用可能出现的恶劣条件来检验产品的性能。
传统的老化测试设备所使用假负载多以大功率电阻为主,也就第一代老化设备,其优点是成本低,简单。但由于电源产品的种类及规格繁多,同一家电源工厂往往会有很多个机型,而每种机型的输出规格又不尽相同,所需的假负载的阻抗及功率也不同,因此传统的电阻型老化设备的缺点也就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如下:
①电阻阻值固定,可选规格少,很多需向工厂专门定制;
②电源规格多样,电阻无法精确匹配到老化所需的准确电流;
③电阻误差大,且温升后易产生偏差,无法确保产品100%负荷老化;
④调整负载大小需先计算,选择负载电阻只能获得近似电流值;
⑤老化过程无法自动监控,需人工逐一巡查,效率低且易漏查;
⑥无法记录老化过程参数,不便于品质追溯管理;
⑦无法生成老化报表,不便于产品品质的分析与评估;
针对于电阻型老化负载上述的突出缺点,出现了第二代的老化设备,即简易的可调节型模拟电子负载,虽然成本比第一代的产品要高很多,但可以根据产品的规格调节负载电流,克服产品换线时,老化设备需要更换相应电阻的痛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老化的精度和效率。第二代负载克服了第一代负载的前三个缺点,但后面4项缺点依然突出,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工艺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有很多标准的测试型电子负载仪器在性能和功能上完全可以满足老化要求,但这类仪器通常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而且其设计主要针对研发、工程、生产等测试用,难以实现上百个通道的系统组网用于大批量老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电子负载的不足,设计一种智能的电源老化测试的电子负载模块以及将一组这样的电子负载模块集中管理的电源老化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源老化测试的电子负载模块,所述的电子负载模块包括驱动电路和作为模拟负载的一组场效应管,所述的场效应管的源、漏极分别连接到被老化的电源的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的驱动电路产生驱动信号与所述的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通过控制所述的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流或者电压实现对被老化的电源的老化 测试,还包括对电子负载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管理系统,所述的控制管理系统包括微控制器单元、反馈电路和与上位机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
所述的反馈电路包括测试被老化的电源的电流检测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的检测结果输入到所述的微控制器单元;
所述的微控制器单元接收到所述的反馈电路所检测到的电流和电压值,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的驱动电路,由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的场效应管,使所述的模拟负载为恒流或者恒压模式的模拟负载。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源老化测试的电子负载模块中:还包括模式切换及控制电路,所述的模式切换及控制电路由微控制器单元输出的恒流或者恒压控制信号控制;
所述的模式切换电路包括恒压模式信号输出电路和恒流模式信号输出电路;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恒流控制电路和恒压控制电路,所述的恒压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U503A,所述的比较器U503A的“+”端接被老化电源的输出端,“-”端接由所述的微控制器单元设置的参考电压,电源端与恒压模式信号相连,当恒压模式信号有效时,比较器U503A得电工作产生使所述的驱动电路在恒压模式工作的驱动信号接所述的驱动电路;
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504A,所述的运算放大器U504A的“+”端接由所述的微控制器单元设置的参考电压,所 述的比较器U504A的“-”端与输出端相连构成电压跟随器,电源端与所述的恒流模式信号相连,当恒流模式信号有效时,产生使所述的驱动电路在恒流模式工作的驱动信号接所述的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科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科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8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