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微量输液泵结合的供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8666.6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戚益群;唐玉平;蒋和娣;肖艳林;韦朴素;李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益群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1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输液 结合 供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与微量输液泵结合的供氧装置。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吸氧管兼容性较差,只能提供吸氧功能,病人切开气管后,为了改善病人的呼吸,需要对病人气管内进行湿化,如果气道湿化不够会造成痰液粘稠、干燥甚至形成痰痂,影响通气功能诱发肺部感染,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故气道湿化和氧气供给是重要的基本要求,目前可以通过加温雾化装置和输氧管同时满足病人这两种需求,但吸氧和湿化分别进行时,增加了患者吸气阻力,增大了呼吸做功,使病人容易疲劳,也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的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与微量输液泵结合的供氧装置,该供氧装置能使气道湿化与氧气供给通过同一管道同时进行,以稀释痰液,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与微量输液泵结合的供氧装置,包括微量输液泵、注射器和输氧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输氧管一端设有氧源对接口,与氧源连通,另一端设有开口端,与气管导管连通,与微量输液泵结合的注射器与输氧管连通。
所述微量输液泵以2‑4ml/h的速度对气管进行滴注,以保持气道湿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供氧装置与微量输液泵结合使用,使气道湿化与氧气供给能同时进行,以稀释痰液,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注射器内盛装有0.45%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为低渗溶液,进入呼吸道后因水分蒸发留在呼吸道的液体渗透压符合气道的生理需要,保持了气道湿化及纤毛运动活跃,与输氧管连通,在给氧的同时保证了气道的有效湿化,预防和减少了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供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氧管 2.氧源对接口 3.开口端 4.气管导管 5.输液管 6.注射器 7.微量输液泵
参照图1,一种与微量输液泵结合的供氧装置,由微量输液泵6和输氧管1连接构成,输氧管1一端设有氧源对接口2,与氧源连通,另一端设有开口端3,与气管导管4连通,注射器6通过输液管5与输氧管1连通,通过微量输液泵7以2‑4ml/h的速度滴注,对气管进行湿化。
使用时,将输氧管1的开口端3插入气管导管4内,氧源对接口2与氧源连通,开启氧源;并用50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6抽取0.45%氯化钠溶液50ml,按静脉注射方法将静脉输液管5插入输氧管1内,通过微量输液泵6以2‑4ml/h的速度对气管进行持续滴注,以保持气道湿化,每日50‑100ml,使气道湿化与氧气吸入同时进行,以稀释痰液,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微量输液泵6的泵入速度可随患者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节。
使用结束后,关闭氧源和微量输液泵6,将开口端3拔离气管导管4,并将氧源对接口2与氧源分离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益群,未经戚益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8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