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注射椎弓根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031.8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宏;王以朋;葛冠男;邱贵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宏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椎弓根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内固可注射的中空螺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个世纪50年代Harrington对脊柱内置入装置全面系统的研究后首次将Harrington Rod应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此后,大量专家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跨时代意义的当属1963年法国人Roy-Camille研制出的完整的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应用于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椎弓根是椎骨中最强的部位,在椎弓根与椎体交界处还有一层结构致密的骨质,其前界相当于椎体后部骨骺环前缘处,该部分骨质是椎弓根坚强的支持结构。此外椎弓根皮质骨呈筒状,中间有少量松质骨,这一结构对螺钉有很好的把持力。椎板、横突和上下关节突在椎弓根处汇合与椎体连接,从椎体后部传递到椎体内的力都经过此“力核”,这为椎弓根固定提供坚强的解剖学基础。椎弓根的解剖位使其具有控制脊柱运动和传导作用力于前柱的功能,通过椎弓根螺钉贯穿前、中、后三柱,对整个脊柱都有固定作用,而且两侧椎弓根相互成近似直角,这种立体结构使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较强的抗侧弯和轴向扭转作用,此即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基础。
国外学者Johnston等[Johnston TL,Karaikovic EE,Lautenschlager EP,et al.Cervical pedicle screws vs.lateral mass screws:uniplanarfatigue analysis and residual pullout strengths.Spine.2006;6(6):667-672.]对颈椎椎弓根的生物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椎弓根的抗拔出力明显优于侧块螺钉、椎板钩等。Hostin等[Hostin RA,Wu C,Perra JH,et al.A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ree revision screw strategies for failed lateral mass fixation.Spine2008;33(22):2415-2421]在新鲜尸体上分别采用Magerl法置钉(382N)、Roy-Camille法(351N)置钉与椎弓根内置钉 法(566N)进行拔出力的比较,结果椎弓根内置钉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力学。Ma等指出单皮质C1椎弓根钉的抗拔出力及三维稳定上等同于双侧C1侧块螺钉固定。
国内学者夏军等[夏军,顾昕,黄煌渊.四种下颈椎内固定技术初始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4):430-433]用6具新鲜人颈椎标本制成三柱损伤和前柱损伤模型,分别用后侧侧块螺钉钢板、前路自锁钢板加后路侧块钢板、前路自锁钢板、椎弓根螺钉钢板固定比较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前路自锁钢板固定可以稳定前柱损伤模型但不能稳定三柱损伤模型,前路自锁钢板加后路侧块钢板固定稳定性最强,椎弓根螺钉钢板固定较单纯前路或后路固定稳定性更强,基本上达到前路自锁钢板加后路侧块钢板固定的稳定度。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核心是置入螺钉必须按照椎弓根长轴轴线通过这一狭小骨性管道,并且使螺钉在不穿出椎弓根皮质的前提下,半径尽可能大,这样既可以避免误伤周围重要组织结构,同时又可以保证内固定的强度。
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椎弓根内固定技术逐渐应用于脊柱退行性病变,滑脱,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畸形,骨转移瘤,脊柱失稳等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之中,对于脊柱外科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时至今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因其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已成为常用的脊柱内固定方法之一,但当椎体出现骨质疏松时,螺钉在椎体固定力度很弱,骨定量CT扫描以及重建的图像显示,椎体的中央出现骨量减少,骨小梁稀疏,呈现蜂窝状改变,不能承担椎体的垂直负荷,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成了以椎弓根为支点的翘板,而椎弓根局部出现了应力集中,容易造成椎弓根的疲劳断裂导致固定失败。
发明内容
传统椎弓根螺钉在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滑脱、椎体骨折、畸形、骨转移瘤、脊柱失稳等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之中,特别是当病人椎体出现骨质疏松时,传统椎弓根螺钉存在的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如:当椎弓根螺钉直径较细时,椎弓根螺钉与椎体的咬合力弱;如果椎弓根螺钉直径较粗时,易导致椎体的崩裂,或造成椎弓根的疲劳断裂,最终导致固定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宏,未经吴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骨科植入物钉孔锁定结构
- 下一篇:乳腺定位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