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止回阀的油路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232.8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安永琳;王志;李建军;黄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增宇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F02B39/1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回阀 油路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止回阀的油路滤清器,属于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机车增压器润滑系统中的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机车柴油机使用增压器普遍存在故障率高、机破临修多等情况,增压器故障率占机车故障率的30%以上,如油封漏,积碳固死,烧轴承、扫膛及叶片打坏、叶轮碰擦壳体等一系列问题常常出现,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运输部门,成为运输部门的一个深感头痛的难题。生产厂家针对此情况,进行了多次整改。但是,由于增压器前身是船舶所用,面对机车特殊的结构和使用环境,它的不足和缺点越来越明显,这对机车的安全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分析它们缺陷的共性问题,发现存在的缺陷是,机车增压器转速为24000rpm多,为了解决转子临界转速的问题,不得不采用柔性轴,从而必须采用滑动轴承。而为了保持较高的浮套转速,则其内间隙就要求小一点。其浮动环内径与主轴的装配间隙仅为0.01-0.032mm,这样,就会对加工制造的精度要求较高,并且对使用条件的要求也比较苛刻,尤其是机油的清洁度。而目前机车柴油机增压器所使用的润滑油和柴油机所用的是同一个机油,其清洁度很难达到这一要求(船舶在水面上行驶,环境对机油的污染度微乎其微),提高机油的清洁尤为重要。
增压器润滑机油是由柴油机主机油泵提供的,机车柴油机突然停机时,管路中的机油逆流回柴油机油底壳,产生增压器端油压突然降低,但是增压器短期还处在高速转动状态,这时,极易造成因轴承缺油而损坏增压器。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因轴承灼烧、积炭、固死增压器转子等,进而造成机破事故的现象频繁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止回阀的油路滤清器,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防止机油倒流,避免增压器轴承因缺油而产生烧轴的带止回阀的油路滤清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止回阀的油路滤清器,包括第一前端盖、第一缸体、第一后端盖、第一滤芯和第一止回阀,圆筒状第一缸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后端盖,所述第一后端盖上开有出油口,第一缸体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环,第一前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环上,所述第一前端盖上开有进油口,第一滤芯位在第一缸体内部,第一滤芯的一端顶在第一前端盖上,且第一滤芯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前端盖上的进油口连通,第一滤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顶在第一后端盖上;第一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端盖上的进油口处,阻止油液回流。
一种带止回阀的油路滤清器,包括第二前端盖、第二缸体、第二后端盖、第二滤芯、第三滤芯和第二止回阀,第二缸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后端盖,所述第二后端盖上开有出油口,第二缸体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环,第二前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连接环上,所述第二前端盖上开有进油口,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并列设置在第二缸体内部,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的一端均顶在第二前端盖上,且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的内部均与所述第二前端盖上的进油口连通,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的另一端均通过第二弹簧顶在第二后端盖上;所述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与第二前端盖上进油口的连通处各自设置有一个第二止回阀。
所述第一止回阀的结构为:第一阀体为外圆周上带有台阶的圆柱体,第一阀体的中心开有通孔,第一空心连杆的一端套装在所述通孔内,第一空心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阀盖,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阀盖上,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阀体外圆周的台阶上,所述第一空心连杆的杆壁上开有多个通孔供油液通过。
所述第二止回阀的结构为:第二阀体为外圆周上带有台阶的圆柱体,第二阀体的中心开有通孔,第二空心连杆的一端套装在所述通孔内,第二空心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阀盖,第四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阀盖上,第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阀体外圆周的台阶上,所述第二空心连杆的杆壁上开有多个通孔供油液通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止回阀设置在滤清器内,防止了机车柴油机突然停机时,管路中的机油逆流回柴油机油底壳,产生增压器端油压突然降低使其缺油而发生烧轴现象。
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方案的滤清器由2支滤芯并联组成,与传统的单支滤芯相比,在同样的流量下,通过每支滤芯的流量、流速变为原来的一半,阻力降低一半,流通阻力降低后,推动附在滤芯表面的颗粒的力变小,不易被推到下游,从而有更多的被滤芯拦截下来的颗粒附在滤芯表面,提高了滤清精度,增加了纳污量,延长清洗周期,保证增压器在一个小辅修期内,不发生滤清器滤清阻力过高和堵塞的情况,提高过滤的可靠性,不至于发生增压器因缺油而发生烧轴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增宇,未经黄增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 下一篇:膨胀机切向旋流阻气轴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