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弓式双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274.1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28 | 分类号: | D02G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弓式双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弓式双捻机构。
背景技术
制绳的前道工序为制股,制股一般均采用制股机来完成,现有的制股机其转速最高只能达到300~400r/min,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的弓式双捻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弓式双捻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中分别贯穿设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位于支座外侧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同步轮,底座上还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中贯穿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同步轮,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双输出轴电机的一端输出轴相连,双输出轴电机的另一端输出轴还连接有第三同步轮,其中一个第一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相连,另一个第一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三同步轮相连,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位于支座内侧的一端均与摇篮装置相连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位于支座和摇篮装置之间的部位上均套有转盘,两个转盘之间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绞弓相连,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位于转盘和支座之间的部位上均设有导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摇篮装置包括摇篮,摇篮与第一连接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摇篮与第二连接轴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摇篮的前后壁之间设有股线盘和排线器装置,股线盘和排线器装置轴向平行放置,排线器装置置于股线盘的右上方,第二连接轴伸入摇篮内的轴端设有第四同步轮,第四同步轮通过第三同步带与第五同步轮相连,第五同步轮置于摇篮底部变速箱的输入轴上,变速箱的输出轴经第三连接轴伸出摇篮外端并连接有第二捻距调节齿轮,第二捻距调节齿轮与第一捻距调节齿轮相啮合,第一捻距调节齿轮装在第一连接轴上,第一连接轴上还套有第六同步轮,第一连接轴的端部与磁粉离合器的输入轴相连,第六同步轮通过第四同步带与第七同步轮相连,第七同步轮置于收卷轮装置的输入轴上,收卷轮装置置于变速箱上设有的连接板上,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九同步轮,第九同步轮经第五同步带与排线器装置输入轴上的第八同步轮相连,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上还设有第一连接齿轮,第一连接齿轮与双联第二连接齿轮上的其中一只齿轮相啮合,双联第二连接齿轮上的另一只齿轮与股线盘端部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摇篮的一端内壁上通过支杆连接有排线轮,排线轮靠近收卷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绞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导线器,每个绞弓的左端均设有小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绞弓包括经压边机压扁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中填充有环氧树脂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收卷时股线能自动分层密绕,均匀有序分布在股盘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进一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1-第一连接轴、4-2-第二连接轴、5-第一同步轮、6-支撑座、7-传动轴、8-第二同步轮、9-双输出轴电机、10-第三同步轮、11-第一同步带、12-第二同步带、13-摇篮、14-股线盘、15-排线器装置、16-磁粉离合器、17-第一连接轴、18-第一捻距调节齿轮、19-第二捻距调节齿轮、20-第三连接轴、21-变速箱、22-连接板、23-收卷轮装置、24-排线轮、25-导线器、26-导轮、27-第一连接齿轮、28-双联第二连接齿轮、29-传动齿轮、30-转盘、31-绞弓、32-第一轴承、33-第二轴承、34-第五同步轮、35-第三同步带、36-第四同步轮、37-第七同步轮、38-第四同步带、39-第六同步轮、40-第八同步轮、41-第五同步带、42-第九同步轮、43-小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旋转扫描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