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门体磁铁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293.4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0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耿秀华;王金财;张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56 | 分类号: | E05C17/56;F25D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门 磁铁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门体磁铁固定结构,属于冰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开门门体的冰箱由于箱体内外的气压差,在两个门体不同时关闭时容易出现一个门体会关闭不严实的情况,从侧面看两门不平的现象,还会导致两门体中间拐角处门封吸合不良,影响美观及冰箱制冷。
现有的冰箱通过在靠近两门体中缝处的门端盖上安装强力磁铁来避免上述吸合不良,其原理是利用磁铁与箱体中梁的吸合力使两门体关紧,即便是不同的开关门顺序也不会影响两门体的平齐。但由于强力磁铁的磁力很大,在其与中梁吸合的同时,容易发生磁铁从磁铁盒上方开口处脱落的现象,造成结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有效预防磁铁脱落的冰箱门体磁铁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冰箱门体磁铁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于冰箱门端盖上的磁铁盒,磁铁盒包括上方开口的盒体和放置于盒体内的磁铁,盒体外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安装部,盒体内侧壁的中部设有向内伸出的可向下抵压磁铁的卡扣,冰箱门端盖上开有用于容纳全部安装部和部分盒体的凹槽,卡扣的下沿与盒体内底壁的距离大于磁铁的厚度,盒体内的长度大于磁铁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凹槽内开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通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穿装有螺钉。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卡扣设于盒体远离安装部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门体磁铁固定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磁铁盒内壁的卡扣结构在安装时可以让磁铁方便从侧面滑入装在磁铁盒内,使用时卡扣限制磁铁不会从磁铁盒的前侧壁脱落。
2、端盖上凹槽与磁铁盒部分重叠,使得一部分磁铁位于端盖凹槽内,该重叠部分限制磁铁不会从磁铁盒后侧壁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门体磁铁固定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磁铁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冰箱门体磁铁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于冰箱门端盖1上的磁铁盒2,冰箱门端盖1上设有用于容纳磁铁盒2的凹槽1-1。如图2所示,磁铁盒2包括上方开口的盒体2-1和放置于盒体2-1内的磁铁3,盒体2-1外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安装部2-2,盒体2-1远离安装部2-2的内侧壁上设有向下抵压磁铁3的卡扣2-3,该卡扣2-3的下沿与盒体2-1内底壁的距离大于磁铁3的厚度,盒体2-1内的长度大于磁铁3的长度。安装部2-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4,凹槽1-1内开有与第一安装孔2-4相通的第二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2-4与第二安装孔1-2内穿装有螺钉。上述凹槽1-1用于容纳全部安装部2-2和部分盒体2-1。上述螺钉固定方式为优选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见的卡榫固定或粘贴固定。
磁铁3放入所述盒体内时,先将磁铁3的前端伸入到卡扣2-3的下沿与盒体2-1内底壁之间,然后将磁铁3推入,盒体的侧壁具有弹性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这样就可以把磁铁3全部推入并卡在卡扣2-3的下沿与盒体2-1内底壁之间。
使用时,由于磁铁盒2采用了上方开口结合卡扣2-3的设计,在装配时可将磁铁3从开口方向塞入盒体2-1中,然后将磁铁盒2的安装部2-2塞入冰箱门端盖1上的凹槽1-1中,采用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2-4与第二安装孔1-2即可将磁铁盒2与冰箱门端盖1固定。由于凹槽1-1容纳部分盒体2-1(即凹槽1-1的一部分空间与盒体2-1的一部分重叠),重叠部分限制磁铁3从盒体后侧壁脱落,而抵靠磁铁3的卡扣2-3限制磁铁不会从磁铁盒的前侧壁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其之上基于常规手段做出的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