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耕栽种装置及其采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950.5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9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洲奖;郑闵中;张哲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D4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种 装置 及其 采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收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在水耕栽种装置的采收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土壤栽种的蔬菜为避免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于收成前皆会喷洒有大量农药来防治,然而消费者于选购蔬菜后,若是清洗不足导致农药残留而误食,则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由于水耕作物具有免施农药、肥料的卫生安全性,近年不仅渐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且因其兼具栽种方便免土耕的特性,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然而,熟知的用于水耕作物的采收设备设计为多个,并紧密排列放置一养液槽内,因此容易使水耕作物的根部相互纠结,造成收成不易。再者,因为熟知的多个采收设备皆为独立设置,采收者须个别地将这些采收设备自养液槽移出,再进行采收。
因此,便有需要提供一种采收设备,以解决前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在高栽种密度时,水耕作物根部在营养液中相互纠结缠绕的机会的采收设备及水耕栽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收设备,直接将利用采收设备的握把,将采收设备从定植孔中拔出,便可同时采收数株。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收设备,包括:至少两个中空容器,其内部用以塞入一多孔性吸附材料;一连结部,依序连接至少两个所述中空容器;以及两握把,设置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中空容器上。
进一步地,其中该些中空容器包括一漏斗部,其具有一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一反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容器包括一下部,该下部的至少一侧面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之孔径介于0.3~0.7公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容器包括一下部,其深度介于6~9公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容器、所述连结部及所述握把的材料为塑胶,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性吸附材料育有一水耕作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耕栽种装置,包括:一养液槽,具有一容置空间的槽体,用以容置使一水耕作物生长的一营养液;一定植板,具有多数个定植孔,设置在所述养液槽的所述槽体内,并位于该营养液上方;以及一采收设备,包括:至少两个中空容器,所述中空容器包括一下部,所述中空容器设置在所述定植板的各所述定植孔中,所述中空容器之下部的底面与所述养液槽之底部有一距离,所述中空容器内部用以塞入一多孔性吸附材料;一连结部,依序连接至少两个所述中空容器;以及两握把,设置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中空容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容器包括一漏斗部,其具有一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一反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的至少一侧面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介于0.3~0.7公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该下部之深度介于6~9公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容器、所述连结部及所述握把的材料为塑胶,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孔性吸附材料育有该水耕作物。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所述采收设备里的多株水耕作物在高密度并排栽种时,根部不会相互纠结缠绕,采收时可直接利用采收设备的握把,将采收设备从定植孔中拔出,即可同时采收数株。如此操作可以节省人力与时间。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容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容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采收设备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耕栽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线的水耕栽种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容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容器的剖面示意图。该中空容器100的内部用以塞入育有水耕作物的一多孔性吸附材料140,该多孔性吸附材料140可以是泡棉、人造泡绵、人造海绵或棉花等材料。该中空容器100包括:一漏斗部110及一下部120。该漏斗部110连接该下部120。该漏斗部110的内表面111可设有一反射材料150,用以增加光线使用率,该反射材料150可为铝箔或锡箔。该漏斗部110可为圆形或方形,在本实施例中,该漏斗部110以方形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