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节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0441.X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8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懿;傅松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桔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13/04;H01R2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节电 系统 | ||
1.一种智能化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供电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力线输入端口、第一系统处理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式分组配置模块,所述的第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与所述的第一电力线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的供电模式分组配置模块和所述的第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系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一存储模块与所述的第一系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供电装置包括第二电力线输入端口、第二系统处理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至少一个插座,所述的插座配套设置有供电模式分组选择模块和供电控制模块,所述的供电控制模块和所述的第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均与所述的第二电力线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的插座与所述的供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供电模式分组选择模块和所述的第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的第二系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供电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的供电模式分组选择模块与所述的第二系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二存储模块与所述的第二系统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保存系统配置及运行参数,整个系统运行时,所述的第一系统处理模块读取所述的供电模式分组配置模块的设置状态后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输送到所述的第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并通过所述的第一电力线输入端口送入电力线,所述的第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的第二电力线输入端口接收电力线中的配置信号,并发送给所述的第二系统处理模块,所述的第二系统处理模块解析控制信号,并在读取所述的供电模式分组选择模块的选择状态后和控制信号进行匹配,并根据当前的匹配结果,通过供电控制模块来控制对应插座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电力线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一二相插头或/和第一三相插头,所述的供电模式分组配置模块设置有分组切换按钮、通断控制按钮和编址键盘,所述的分组切换按钮、通断控制按钮和编址键盘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壳体的正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装置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二壳体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电力线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二二相插头或/和第二三相插头,所述的插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壳体的正面或/和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电力线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二二相插头和第二三相插头,所述的第二二相插头和所述的第二三相插头上的插脚是折叠式插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设置有第一系统电源模块,所述的供电装置设置有第二系统电源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系统处理模块由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低功耗第一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以及辅助的时钟电路组成,所述的第一存储模块由具有一定存储量和多次擦写功能的第一存储芯片及辅助电路构成,所述的第一存储芯片的输入脚和输出脚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的P5.5/SMCLK脚和P5.6/ACLK脚连接,所述的供电模式分组配置模块包括一个与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的通用I/O端口连接的分组切换电路、通断控制电路和键盘矩阵电路,所述的控制装置通过键盘矩阵电路实现对供电装置的精确控制,或通过分组切换电路实现对供电装置的分组控制,运行前将所述的第一二相插头或第一三相插头插入所述的供电装置的插座中,用户通过所述的键盘矩阵电路输入地址码,所述的供电装置接收地址码并保存,运行时,通过所述的键盘矩阵电路选定某一地址码或通过分组切换电路选定某一档位,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根据地址码或者分组档位并结合通断控制电路生成特定地址控制指令或分组控制指令,另外在实现分组控制时第一微处理器可根据用户设定实现各分组间的多种逻辑关联控制,所述的第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包括具有利用电力线进行通信功能的第一电力通信收发芯片和第一耦合线圈,所述的第一耦合线圈一输入端与电力线的零线连接,所述的第一耦合线圈的另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电力线的火线连接,所述的第一耦合线圈的耦合端与所述的第一电力通信收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力通信收发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的P3.6/UTXD1和P3.7/URXD1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桔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桔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04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装耳机
- 下一篇:一种功率型LED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