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1513.2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9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亮;李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亮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丁修亭;李桂存 |
地址: | 250033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支架。
血管支架是指用于支撑人体内因病变而狭窄、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液流通的管状器件。血管支架通常采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等具有一定强度和柔韧性的材料加工制成,可长期或暂时留于人体血管内。
血管支架是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主要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
目前常用于制作支架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通常使用钽、医用不锈钢及镍钛合金等。金属支架在进入临床治疗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血管支架一般为管网结构,通常是对预制金属管采用镂刻技术形成金属管网,结构可靠性好。但血管支架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就是金属管网具有一定的疲劳极限,且其弯折受限于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弯折角度会受到限制。同时,血管支架较多的应用于颈动脉、关节动脉等需要频繁活动的部位,血管支架会被频繁的弯折,如膝关节血管支架,受限于血管支架的自身性能,通常泛着到90度即为极限状态,会严重约束患者的正常活动。而疲劳断裂不仅会使血管支架失效,而且可能会刺破血管,产生附加伤害。
因而,有必要开发专用于颈动脉、关节动脉等需要频繁活动的部位上血管的血管支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支架,以满足如颈动脉、关节动脉对正常活动所产生翻折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血管支架,包括一人造血管部和连接于人造血管部两端的各一个金属支架体。
从以上方案可以看出,依据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改变血管支架的结构,使用两段金属支架体附加一段人造血管的结构,那么相对刚性的部分主要用于支撑,占据整体长度很小的部分,柔韧性几乎等同生理血管的人造血管完全可以满足人正常生理弯曲,对人的正常活动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而且由于容易疲劳失效的部分为人造血管所替代,不会因为断裂而刺破血管。从以上方案可以看出,依据本实用新型对人正常活动所产生的翻着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上述血管支架,依据较佳的实施例,两金属支架体与人造血管部之间的连接为端部缝接。
上述血管支架,所述金属支架体为覆膜金属支架体。
上述血管支架,所述金属支架体为覆膜金属支架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支架体为人造血管部端部所包覆。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支架体,2、人造血管部。
考虑到血管支架在一些应用中需要被频繁翻折,且翻折角度可能会比较大的实际问题,该实际问题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便,发明人作为介入矢治疗领域一线的医生对患者所面对的生活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通过研究将常用于血管治疗的两种基本元件,也就是人造血管和血管直接进行结合,以提高对特殊应用的适应性。基于此,在常规的应用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血管支架。
参照说明附图1所示的血管支架,起包括一人造血管部2和连接于人造血管部两端的各一个金属支架体1。这样,金属支架体1主要用来扩张,人造血管也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在两端金属支架体张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开度,满足血液的正常流通。
在一些应用中,病变部位比较长时,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中间支撑用的金属支架体,如膝关节处的血管。
人造血管(man‑made vascular graft)20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无缝的人造血管,并开始临床应用。对人造血管的要求是: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网孔度适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度;作搭桥手术时易缝性好;血管接通放血时不渗血或渗血少且能即刻停止;移入人体后组织反应轻微;人体组织能迅速形成新生的内外膜;不易形成血栓;以及令人满意的远期通畅率。
在本文中,人造血管的应参考一般人造血管的技术要求。
在一些应用中两金属支架体1与人造血管部2之间的连接为端部缝接,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制作成本相对比较低。
血管支架按表面处理情况分可分为裸露型、涂层型和覆膜型。裸露型表面仅作抛光处理;涂层型在金属表面涂以肝素、氧化钛等物质;覆膜型即在金属支架外表覆以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的聚合物薄膜。按功能分可分为单纯支撑型支架和治疗型支架,治疗型支架包括在支架外表涂带药物或利用支架外的覆膜携带治疗物质的支架或放射性支架。在此处,使用不可降解的聚合物薄膜进行金属支架体1的覆盖,减小对血管的刺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支架体1为人造血管部2端部所包覆,结构简单,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亮,未经李玉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1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