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溢流阀的齿轮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1596.5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泰格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18 | 分类号: | F04C2/18;F04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齿轮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溢流功能的齿轮泵。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厂在使用齿轮泵时,在齿轮泵的外部加装有溢流阀以确保齿轮泵输出的液压恒定,以免影响生产工艺要求的压力。其不足之处是:1、在齿轮泵外部加装溢流阀给安装工序带来的麻烦。2、另外再购一个溢流阀也增加设备成本,同时增维护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溢流阀的齿轮泵,它在齿轮泵上直接安装有溢流阀,以确保齿轮泵输出的液压恒定,以免影响生产工艺要求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带溢流阀的齿轮泵,包括前阀盖、泵体、中间泵盖、后泵泵体、后泵轴承座和动力轴,前阀盖密封固定在泵体的前部,中间泵盖密封固定在泵体的后部,后泵泵体密封固定在中间泵盖上,溢流阀构件密封固定在后泵泵体上,齿轮泵的动车轴上固定有前泵主动齿轮和后泵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前泵主动齿轮相啮合,后泵从动齿轮与后泵主动齿轮相啮合;
前泵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前阀盖、泵体、中间泵盖构成的腔室中,后泵主动齿轮和后泵从动齿轮位于后泵泵体与溢流阀构件构成的腔室中,溢流阀安装在溢流阀构件上,溢流阀与后泵泵体与溢流阀构件构成的腔室相通接。
所述在后泵泵体内固定有后泵轴承座,动力轴安装在后泵轴承座上,后泵从动齿轮与后泵主动齿轮的转轴安装在后泵轴承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在齿轮泵上直接安装有溢流阀,以确保齿轮泵输出的液压恒定,以免影响生产工艺要求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中:1、前阀盖;2、泵体;3、中间泵盖;4、后泵泵体;5、后泵轴承座;6、动力轴;7、溢流阀构件;8、前泵主动齿轮;9、后泵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后泵从动齿轮;12、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4所示,带溢流阀的齿轮泵,包括前阀盖1、泵体2、中间泵盖3、后泵泵体4、后泵轴承座5和动力轴6,前阀盖1密封固定在泵体2的前部,中间泵盖3密封固定在泵体2的后部,后泵泵体4密封固定在中间泵盖3上,溢流阀构件7密封固定在后泵泵体4上,齿轮泵的动车轴6上固定有前泵主动齿轮8和后泵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与前泵主动齿轮8相啮合,后泵从动齿轮11与后泵主动齿轮9相啮合;
前泵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位于前阀盖1、泵体2、中间泵盖3构成的腔室中,后泵主动齿轮9和后泵从动齿轮11位于后泵泵体4与溢流阀构件7构成的腔室中,溢流阀12安装在溢流阀构件7上,溢流阀12与后泵泵体4与溢流阀构件7构成的腔室相通接。
所述在后泵泵体4内固定有后泵轴承座5,动力轴6安装在后泵轴承座5上,后泵从动齿轮11与后泵主动齿轮9的转轴安装在后泵轴承座5上。
工作原理:后泵泵体4与溢流阀构件7构成的腔室中压力超过一定值时,溢流阀12会自动卸掉该腔室中的压力,使该腔室输出较为稳定的液压,从而以免影响生产工艺要求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泰格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泰格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1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T钢轨压型用快速换模机构
- 下一篇:一种膨化机螺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