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2169.9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和;杨明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庆和;杨明昇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覆 线夹条 改良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被覆线固结在绝缘子上,可增高牢固性与安定性的夹条,尤指电线水泥柱或电线杆上,将被覆线固结在绝缘子上的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
内部具有高导电金属线,外部包覆塑胶类绝缘表皮的被覆线(电线),其被架设在水泥柱或电线杆上,一般作法,系通过一绝缘子的颈部(边沟)供被覆线跨过,再利用可塑性铝扎条将被覆线捆绑在绝缘子的颈部上,然此法存在有施工较费时耗力,固着力不佳的缺失;习用如授权公告号CN2583851Y「被覆线固定夹条的改良结构」新型专利案,虽可改善前述一般作法的施工费时耗力缺点,然而,夹条弧形体及左、右螺旋条绝缘表皮层的表面为光滑面,即使绝缘表层为可塑性塑胶材质,因弧形体在绝缘子颈部上为单线条性接触,加上单线条的变形量又不足,以致仍易出现打滑现象,此外,左、右螺旋条旋绕在被覆线表皮上,亦是单线条性绞夹,同样有夹压变形量不足,攀附力量不够的问题,确有必要在构造上再作改良或创新,期使被覆线在绝缘子上的固定能力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将夹条的弧形体圈绕嵌结在绝缘子的颈部上,则被覆线通过性的嵌入绝缘子的颈部时,即可由左、右螺旋条嵌附在被覆线的表皮上,使被覆线强力嵌结固定在绝缘子上;通过弧形体圈绕绝缘子颈部时,其粗糙面的条纹承受夹锁力所生的较大变形增加止滑,以及左、右螺旋条旋绕在被覆线表皮上时,其粗糙面的多条条纹绞夹被覆线表皮所产生的变形作用增加攀附力量,由此,有效提高被覆线固结在绝缘子上的牢固性与安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弧形体圈绕绝缘子颈部及左、右螺旋条旋绕在被覆线表皮上时,可利用凸条形条纹受力产生的多凸条体同时变形的作用,得到止滑及增加绞夹攀附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可利用凹槽形条纹间表层表面受力会加大变形的作用,增加止滑及提高绞夹攀附力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包含一内由弹簧钢条,外表嵌覆绝缘表皮层所构成的夹条,该夹条中具有一弧形体,沿该弧形体的两延伸端互为反方向且横向成形为波浪状的左螺旋条和右螺旋条,该夹条的弧形体、左螺旋条及右螺旋条的绝缘表皮层表面,是以均匀分布的多数条纹形成为粗糙面;将夹条的弧形体圈绕嵌结在绝缘子的颈部上,则被覆线通过性的嵌入绝缘子的颈部时,即可由左、右螺旋条嵌附在被覆线的表皮上,使被覆线强力嵌结固定在绝缘子上;通过弧形体圈绕绝缘子颈部时,其粗糙面的条纹承受夹锁力所生的较大变形增加止滑,以及左、右螺旋条旋绕在被覆线表皮上时,其粗糙面的多条条纹绞夹被覆线表皮所产生的变形作用增加攀附力量,由此,有效提高被覆线固结在绝缘子上的牢固性与安定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包含一内由弹簧钢条,外表嵌覆绝缘表皮层所构成的夹条,该夹条中具有一弧形体,沿该弧形体的两延伸端互为反方向且横向成形为波浪状的左螺旋条和右螺旋条,该夹条的弧形体、左螺旋条及右螺旋条的绝缘表皮层表面,是以均匀分布的多数条纹形成为粗糙面;将夹条的弧形体圈绕嵌结在绝缘子的颈部上,则被覆线通过性的嵌入绝缘子的颈部时,即可由左、右螺旋条嵌附在被覆线的表皮上,使被覆线强力嵌结固定在绝缘子上;通过弧形体圈绕绝缘子颈部时,其粗糙面的条纹承受夹锁力所生的较大变形增加止滑,以及左、右螺旋条旋绕在被覆线表皮上时,其粗糙面的多条条纹绞夹被覆线表皮所产生的变形作用增加攀附力量,由此,有效提高被覆线固结在绝缘子上的牢固性与安定性。
所述的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其中,该夹条的弧形体、左螺旋条及右螺旋条绝缘表皮层,是以表面外突多个均匀分布的凸条形条纹来形成粗糙面;俾弧形体圈绕绝缘子颈部及左、右螺旋条旋绕在被覆线表皮上时,可利用凸条形条纹受力产生的多凸条体同时变形的作用,得到止滑及增加绞夹攀附力量。
所述的被覆线夹条的改良构造,其中,该夹条的弧形体、左螺旋条及右螺旋条绝缘表皮层,是以表面下凹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形条纹来形成粗糙面;可利用凹槽形条纹间表层表面受力会加大变形的作用,增加止滑及提高绞夹攀附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庆和;杨明昇,未经罗庆和;杨明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2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机组网侧电源的电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前插头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