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捕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2448.5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4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沈福英;靳喜朋;韩文素;李海霞;王桂华;孟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北方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捕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生态农业越来越重视,对作物少施或不施农药,采用其他方法消灭害虫是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在农业生产上,捕捉昆虫能够有效地减少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因此目前有各种的昆虫捕捉装置应用于农业生产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环境无污染、使用方便、诱捕方法简单、诱捕效果好的昆虫捕捉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下方的集虫漏斗,所述罩体设有目标昆虫可进入的通孔,所述罩体内设有光源,所述集虫漏斗下方设有集虫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昆虫趋光性,捕捉方法非常简单,诱捕效果好,使用方便,能捕捉诱杀多种农作物害虫,例如水稻螟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等,使用范围广泛,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罩体1和设置在罩体下方的集虫漏斗3,所述罩体设有目标昆虫可进入的通孔5,所述罩体内设有光源2,所述集虫漏斗下方设有集虫器4;集虫器4中注入水,集虫漏斗3的下部置于集虫器4的水中。
为有利于诱捕,在本实用新型中,罩体1采用透明材料或网状材料制作,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为铁丝网编织的圆筒型罩体,并用铁丝6固定。所述罩体上的通孔分布于罩体上,所述光源设于罩体中央。光源用普通白炽灯即可。
集虫漏斗3与罩体为可拆式连接,为可打开的漏斗,以便可更换诱捕光源。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昆虫捕捉装置诱捕效果好,使用方便,能捕捉诱杀多种农作物害虫,例如水稻螟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多种农业害虫,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北方学院,未经河北北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2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