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动充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3712.7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添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景丰强;袁忠卫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动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机。可应用于自行车、电瓶车、小轿车轮胎的充气,也可应用于水族箱的增氧。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于自行车、电瓶车、小轿车轮胎的充气的充气机以气泵为主,气泵有下述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用电动机轴带动一偏心轮,偏心轮带动一连杆往复运动,连杆带动气泵的膜片上、下重复运动,通过泵体内的两只单向阀,使气体有规律的向一个方向流动;第二种是连杆电磁往复式气泵,其是通过电磁线圈极性的交替变换,迫使一带永久磁铁的连杆不停地往复运动,而连杆又牵动气泵的膜片,使气泵工作。它们的共同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体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便携式电动充气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气迅速的便携式电动充气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电动充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线型往复电机;
缸体,套设于前述直线型往复电机端口,该缸体侧壁开设有进气孔;
活塞杆,前端位于前述的缸体内,后端伸入前述的直线型往复电机内并能在直线型往复电机的驱动下能前后移动;
活塞头,设于前述的活塞杆前端并能随活塞杆一起在缸体内前后移动,该活塞头具有轴向的第一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前端盖设有第一止逆膜片;
端盖,具有出气端口;
套筒,密封地设于前述缸体和端盖之间,后端具有第二通气孔,该第二通气孔前端盖设有第二止逆膜片,内部中空形成稳压室;以及
单向阀,设于前述的端盖内,供气体由内向外单向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直线型往复电机包括
机壳;
滑动轴承,横向设置于前述的机壳内,轴向中空能供活塞杆伸入;
电磁铁,设于前述滑动轴承外周;
铁芯,中空套设于前述滑动轴承外并位于电磁铁后端,在前述电磁铁的作用下能前后移动;
桥板,纵向地设于前述滑动轴承后端;以及
复位弹簧,前端与前述桥板的后端面相抵,后端与前述机壳的内壁相抵,
并且,所述铁芯的后端和活塞杆的后端均固定于桥板的前端面。
所述的机壳内设有一铁极靴,而所述的电磁铁则位于该铁极靴内,铁极靴利于均匀磁场。
单向阀的结构优选如下设置: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阀座、阀片、升程限位器、弹簧及螺栓,前述的阀座具有轴向通孔;前述阀片盖设于前述阀座前端面并能盖住轴向通孔;前述的螺栓自前向后将升程限位器、弹簧及阀片贯穿设置于阀座上并端部用螺母固定。
进一步,所述端盖的出气端口连接有高压气管。
进一步,提高做功效率,所述活塞头外周设有活塞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直线型往复电机驱动活塞杆做功,将气体压入稳压室内,再由稳压室通过单向阀从端盖迅速排出,整体结构紧凑,体积下轻便,便于携带和搬移,可应用于自行车、电瓶车、小轿车轮胎的充气,也可应用于水族箱的增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活塞杆向后移动时的状态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充气机包括直线型往复电机1、缸体2、活塞杆7、活塞头8、端盖4、套筒3及单向阀5。
直线型往复电机1包括机壳11、铁极靴14、滑动轴承18、电磁铁、铁芯15、桥板16及复位弹簧17,机壳11设有机座10上,铁极靴14设于机壳内,滑动轴承18横向设置于机壳11内,轴向中空能供活塞杆7伸入,滑动轴承7两端内侧设有耐磨环71;电磁铁设于滑动轴承18外周并位于铁极靴14内,电磁铁由线圈13、屏蔽线圈19及永磁铁12构成;铁芯15中空套设于滑动轴承18外并位于电磁铁后端,在电磁铁的作用下能前后移动。
桥板16为非磁材料制作,纵向地设于滑动轴承18后端,复位弹簧17的前端与桥板16的后端面相抵,后端与机壳11的内壁相抵,铁芯15的后端和活塞杆7的后端均固定于桥板16的前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3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