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可展式停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4811.7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雷利;张楠;徐光明;蒋志刚;刘飞;高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E04H6/42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李振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可展式停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停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可展式停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层小型停车架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两种。一是双层升降式立体停车结构,主要代表有专利号为ZL200720191227.4和ZL200420104726.1的实用新型,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升降台提升或下降实现双层停车。当需要双层停车时,首先利用升降台将第一辆汽车提升至上车位,紧锁装置,下层可供继续停车。当上层车需要开走时,先将下层的车开出,再通过升降台将上层车下降,将其开出。二是双层可展式立体停车结构,主要代表有北京白唇鹿停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设计的BCL-120简易停车架,该停车架利用液压缸控制可展结构伸缩实现双层停车。当需要双层停车时,利用可展结构的可收缩性将车升起,再利用停车板和梁柱的链接将其固定。当上层车需要开走时,先将下层车开走,然后再利用液压缸伸出将车放下。
目前现有小型停车架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1)上下层停车互不独立、相互影响,给用户使用带来极大不便;(2)上层停车时需要车辆转弯90度驶入载车平台,对地面场地的宽度要求较高;(3)对现有场地改动大,适用范围不够广泛。以上缺点和不足,限制了现有的停车架的推广和运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下层停车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有效利用现有场地,确保停车取车时的车辆安全,提高停车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可展式停车架,包括载车平台1、斜拉装置2、承力柱3、自锁装置4、动力装置5和底座6,所述载车平台1通过所述斜拉装置2及所述承力柱3与所述动力装置5相连,所述载车平台1包括停车板11和两根前向连杆12、两根后向连杆13,所述前向连杆12和所述后向连杆13均为两端呈扁圆状的立柱,分别与停车板11形成铰连接;所述斜拉装置2包括定滑轮21和钢绞线22,所述承力柱3包括竖直承力柱31、斜承力柱32、水平梁33;所述定滑轮21设置在所述竖直承力柱31顶端,所述钢绞线22通过定滑轮21一端与载车平台1相连,另外一端与动力装置5相连,通过钢绞线22的收缩拉动载车平台升降,实现车架的升降。
优选地,所述停车板11的板面上设有防滑肋13:所述停车板1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斜坡15。
优选地,所述前向连杆12和所述后向连杆13的高度均为2.5米。
优选地,所述承力柱3还包括分别设在所述两根竖直承力柱31上且在所述定滑轮21下侧的弹簧34。
优选地,所述双层可展式停车架还包括自锁装置4,所述自锁装置4包括弧形锯齿槽41、保险套筒42、保险销43、自锁弹簧44、电磁铁45和电源线46;所述保险销43是一端带有斜角的长方体状金属块,所述自锁弹簧44一端与保险销43相连,另外一端与保险套筒42相连,所述电磁铁45位于自锁弹簧44底部且与保险套筒42相连,所述保险套筒42固结在载车平台后向立柱13上;所述弧形锯齿槽41成四分之一圆弧状,上面由多个小型矩形槽构成,所述弧形锯齿槽41固结在所述竖直承力柱31和底座6上。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5包括电机、油泵、液压马达和开关装置,所述液压马达为低速液压马达,其输出端与所述钢绞线22连接;所述开关装置采用无线遥控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可展式停车装置,通过四连杆结构的设计成功实现了上下两层互不影响,给用户使用带来了极大地方便;采用上层横向停车机制,上层横向停一辆,下层纵向停两辆的方式,巧妙的利用了原有道路空间,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设计了独立的机械自锁结构,确保车架升降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向的示意图;
图3是自锁装置的原理图;
图4是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该新型双层可展式停车架由载车平台1、斜拉装置2、承力柱3、自锁装置4、动力装置5和底座6六大部分组成。载车平台1通过斜拉装置2与承力柱3和动力装置5相连,用以实现双层停车机制,自锁装置4确保在车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以上装置与底座6相连形成整体结构,方便拆装,易于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4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
- 下一篇:电除尘器阴极线清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