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地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105096.9 申请日: 2013-03-07
公开(公告)号: CN203205550U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何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 何迎春
主分类号: H01R4/66 分类号: H01R4/6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江南路15***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接地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针的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避雷针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的装置。避雷针的防雷作用是它能把闪电从保护物上方引向自己并安全地通过自己泄入大地,因此,其引雷性能和泄流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现有专利号为CN201220233033.7名称为《复合金属接地体》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结构,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金属接地体,接地体为实心接地体,接地体包括有钢芯和沿钢芯长度方向包覆在钢芯外周的铜层,沿所述的铜层的长度方向还包覆有锌层;钢芯和铜层紧密贴合;铜层和锌层也紧密贴合;钢芯的径向厚度为2mm-90mm,铜层的径向厚度为0.1mm-5mm,锌层的径向厚度为20μm-30mm。该实用新型避免了对钢质、铜质等接地设备的腐蚀,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中间的铜层具有较高的电阻率,良好的导电率,保证了对接地设备产生故障电流时,具有良好的导流泄流能力。但其缺点是铜钢结合力差,无法满足大长度要求。另因两种不同金属间存在间隙,深入地下易形成原电池效应,容易腐蚀,使用寿命短,铜层容易剥落。因此,需要对该复合金属接地体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导电性能好且能延缓腐蚀而延长使用寿命的接地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接地装置,包括有通过导线与避雷针相连接的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体是由化学活性高的金属棒为下段及化学活性低的金属棒为上段连接而成的插地杆。

作为改进,所述接地体是由上段为合金棒或不锈钢,下段为锌棒通过焊接而成的一体结构,使连接部位的电阻值降至最低,提高了电流的散流率,确保了接地工程的安全,大电流冲击后,阻值变化不大,无发脆断裂现象发生,接地效果好,通用性强。

再改进,所述接地体是由三段金属棒组成,且从上到下依次以化学活性从低到高排列,两根金属棒之间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梯度的金属活性能有效缓解低活性金属棒的腐蚀。

再改进,所述接地体外形为圆柱体、棱柱体或扁柱体,不同的土壤环境下优化选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避雷针接地装置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和长效稳定性,由于数段接地体中因不同化学活性的金属材料的组合设计,特别是下段设置为锌制金属棒,上段为不锈钢或其他稳定材质的合金棒,不仅具能形成良好的泄流区域,而且当大电流冲击时,能有效地调节接地体电位梯度,降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减少发生地电位反击的概率;并且,本接地体是由化学活性高的金属棒为下段及化学活性低的金属棒为上段连接而成的插地杆,这种结构的设计,利用电化腐蚀的特性,使插地杆首先对化学活性高的金属棒构成源电池而进行腐蚀,有效地延缓了对化学活性低金属棒的腐蚀,大大延长了本接地体的使用寿命,所以本接地装置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性装置,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避雷针接地装置,包括有通过导线3与避雷针相连接的接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体1是由化学活性高的金属棒为下段12及化学活性低的金属棒为上段11连接而成的插地杆。

接地体1是由上段11为合金棒或不锈钢,下段12为锌棒通过焊接而成的一体结构,或者由三段金属棒组成,亦可选择四段、五段等,且从上到下依次以化学活性从低到高排列,两根金属棒之间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具体设计视土壤中电化腐蚀、吸氧腐蚀、吸氢腐蚀程度而定。接地体1的数段通过焊接连接而成的,应在焊接外清除焊漆,同时涂上沥青或防腐漆,以防极芯腐蚀,通过螺纹或其他连接附件结合而成的,优选涂上防腐材料。接地体1外形为圆柱体、棱柱体或扁柱体,具体结构可视土壤物理性质而变。使用时,将本接地装置通过导线连接避雷针,并埋置于土壤下适宜深度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迎春,未经何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