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法处理低浓氯化铵废水前期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279.0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吉;张金河;张文革;席庆银;刘继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28;C02F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7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氯化铵 废水 前期 预处理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法处理低浓氯化铵废水前期预处理装置。
(二) 背景技术
碳酸钾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氯化铵污水,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同时造成资源浪费。采用两套反渗透膜法处理装置,低浓氯化铵废水处理量可达到100吨/小时,高浓废水40吨/小时,淡水产生量120吨/小时,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采用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钾,其中氨水采用合成氨尾气回收的低浓氨水,且含油污较多,采用离子膜交换树脂,污水中含粉碎的树脂较多,长时间运行会导致氯化铵废水中含较多的菌类,前期预处理不好,严重影响反渗透膜组的使用寿命。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可提高反渗透膜组使用寿命的膜法处理低浓氯化铵废水前期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膜法处理低浓氯化铵废水前期预处理装置,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其特征是: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出口连通有原水池,原水池的出口连通有树脂过滤器,树脂过滤器的出口连通有紫外线杀菌器,紫外线杀菌器的出口连通有自清洗过滤器。
所述原水池与树脂过滤器之间连接设置有原液泵,紫外线杀菌器与自清洗过滤器之间连接设置有压力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此装置预处理后的氯化铵废水,延长了超滤膜、反渗透膜清理周期,其中反渗透膜清理周期由原来传统的15天清洗一次延长到6个月,膜组使用寿命延长2~3年,节约经济效益可观。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性炭吸附塔,2原水池,3树脂过滤器,4紫外线杀菌器,5自清洗过滤器,6原液泵,7压力泵。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活性炭吸附塔1,活性炭吸附塔1的出口连通有原水池2,原水池2的出口连通有树脂过滤器3,树脂过滤器3的出口连通有紫外线杀菌器4,紫外线杀菌器4的出口连通有自清洗过滤器5。原水池2与树脂过滤器3之间连接设置有原液泵6,紫外线杀菌器4与自清洗过滤器5之间连接设置有压力泵7。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膜法处理低浓氯化铵废水前期预处理装置,交换产生的低浓氯化铵废水进入活性碳吸附塔1,出去水中的油污后的脱油废水进入原水池2,原水池2内加定量的树脂絮凝剂,经原液泵6打入树脂过滤器3,将絮凝后的树脂沉积过滤,再经过紫外线杀菌器4进行杀菌,杀菌效果非常好,杜绝了因菌类的存在影响反渗透膜,最后通过压力泵7进入自清洗过滤器5将合格后的氯化铵水送膜处理装置,自清洗过滤器5可自动清理微米级颗粒,不需外接任何能源就可以自动清洗过滤,自动排污,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反冲洗期间不断流,清洗过程可自动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踏板检测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梯门内部开启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