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导向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6104.1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涨涨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文国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106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牵引的曳引式电梯曳引带转向和限位部件,是一种电梯导向轮。
技术背景
电梯一般是指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式升降机,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同分为曳引式和强迫驱动式。其中,曳引式电梯设有箱状的轿厢、起平衡作用的对重、曳引机、悬挂装置等部件,即通过曳引机和悬挂装置带动轿厢垂直升降移动,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一些曳引式电梯的悬挂式装置采用曳引带代替传统的钢丝绳,曳引带采用多股细钢丝绳平行排列,并外包覆橡塑材料制成带状,曳引带通过导向轮改变牵引方向;同时,导向轮、曳引轮等组件上还设有防跳装置,如防跳杆、防跳板。此类曳引带由于包覆橡塑材料,曳引带与导向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要比传统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大10倍以上;因此,在多曳引带牵引时,各曳引带之间张力的均一性调节,在多曳引带共用一个曳引轮时,较难用传统的弹簧来实现。同时,其导向轮对于曳引带的限位效果和松紧调节结构设计欠佳,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电梯导向轮,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功能单一,稳定性、安全性较差;较难利用传统弹簧伸缩来达到各曳引带之间的张力均衡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梯导向轮,该电梯导向轮的导向轮设置于支架,曳引带通过导向轮、对重、曳引机牵引带动轿厢;即曳引带通过对重和曳引机实现轿厢的升降,其升降过程中曳引带的导向通过对重的导向轮、轿厢底部或顶部的导向轮、曳引机的曳引轮实现。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导向轮的导向轮主轴设有两组以上独立转动的导向轮单体,所述导向轮单体包括导向轮缘、轴承间隔套和导向轮轴承,即导向轮轴承设置于导向轮缘内的轴承室,导向轮带轴承套入导向轮主轴,导向轮轴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间隔套夹紧固定于导向轮主轴;曳引带分别与导向轮单体的导向轮缘一侧外径贴合。通过上述导向轮主轴上独立转动的导向轮单体,实现曳引带在导向轮上分别调节松紧度,从而方便了曳引带的松紧度调节;解决了现有导向轮上一体式的导向轮随一条曳引带拉紧时,因曳引带摩擦系数较大,而使其它几根曳引带较难同时拉紧,各曳引带受力大小严重不均匀的问题。即该电梯导向轮的导向轮由多个能够独立地自由转动的导向轮单体组成,其个数与曳引带根数相同。每个导向轮单体内装有一个导向轮轴承,多个导向轮单体通过轴承间隔套分隔,尔后置于一根导向轮主轴上;导向轮主轴固定于支架上,支架安装在轿厢或对重架横梁上。当一根曳引带悬挂在曳引机的曳引轮、对重导向轮和轿厢导向轮,并拉紧;在安装第二根曳引带时,由于第二根曳引带所处的第二个导向轮单体对应第一个导向轮单体是独立、可自由转动的;因此避免了由于摩擦系数过大而拉不紧第二根曳引带的问题,并保证能通过传统的悬挂式装置达到受力相同。
所述导向轮的导向轮缘两侧设有凸起的限位筋,即导向轮缘贴合曳引带的槽口呈凹形,曳引带贴合于导向轮缘一侧的凹形槽内。通过上述结构的导向轮缘,便于曳引带在调节和工作时,限位于对应的导向轮单体中。
所述导向轮的导向轮缘凹形槽内径设有限位齿槽,曳引带的两面分别设有齿槽,曳引带的齿槽形状与导向轮缘的限位齿槽形状对应,导向轮缘的限位齿槽与曳引带一面的齿槽啮合。以利于曳引带在导向轮缘的凹形槽内限位。
所述导向轮的导向轮主轴两端外径分别设有限位槽,限位槽通过对重槽板固定于对重架横梁,或通过轿厢箍扣固定于轿厢架。导向轮的导向轮主轴采用限位槽的固定方式,方便了导向轮在对重、轿厢位置的装卸和调节。
所述支架与导向轮的导向轮主轴连接处的支架外侧设有定位架,定位架的通孔通过螺丝与导向轮主轴连接。所述定位架呈“L”字形,定位架用于导向轮的固定。
所述导向轮设置于支架的一端,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导带轮。导带轮用于曳引带进或/和出导向轮时的限位和导向,从而进一步提高曳引带在导向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所述导向轮的导向轮主轴与导带轮的导带轮主轴之间的中心间距大于100mm,曳引轮的曳引轮主轴与导带轮的导带轮主轴之间的中心间距大于100mm。当导向轮的导向轮主轴与导带轮的导带轮主轴之间的中心间距或曳引轮的曳引轮主轴与导带轮的导带轮主轴之间的中心间距小于100mm时,导带轮较难起到导带的作用,曳引带不易导入导向轮或曳引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装配、调节方便,稳定性、安全性好;适合作为升降式多曳引带电梯的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文国,未经葛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墨铸铁钢纤维井箅
- 下一篇:带蓄电池的转向灯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