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发电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6132.3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黄长征;陈正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林黄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12 | 分类号: | F03B1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1701 浙江省杭州市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发电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发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其中,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而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一种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并以位能和动能的形式由短周期波储存的机械能。波浪的能量波高的平方、波浪的运动周期以及迎波面的宽度成正比。潮汐能和波浪能都可以通过水轮机或者类似装置进行收集和利用,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绿色能源和洁净能源,代表了未来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发现,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由于,潮汐和波浪具有随机性,能量表现波动剧烈,因此发电装置受力不均,这导致了现有的波浪发电装置能量转化率较低,同时由于发电装置受浪涌和潮汐冲击平凡,加上浪涌和潮汐水流中存在较大的剪切力,发电装置,特别是叶轮的使用寿命较短。上述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大规模部署此类发电装置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发电效率较低,发电装置使用寿命较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使用寿命较长的新型卧式发电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卧式发电机装置,包括框架、叶轮,发电机、导水板、导水板阻挡轴,其中,所述发电机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所述导水板和导水板阻挡轴分别设置于所述叶轮两侧,所述导水板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导水板阻挡轴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还包括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叶轮的链条,与所述叶轮的轮辐固定连接的链轮、设置于所述框架外侧的限流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叶轮室和位于所述叶轮室两侧的导流室,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叶轮室内部,所述导水板与所述导水板阻挡轴位于所述导流室内部。
作为优选,两个卧式发电机装置相互呈垂直镜像设置组成发电机组。
作为优选,多个发电机组组成发电机阵列,其中,所述叶轮相互平行且首尾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板和所述导水板阻挡轴以所述叶轮为中心呈轴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顶部的浮筒。
作为优选,所述限流装置由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叶轮侧面的一对或者两对侧板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由管件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由于采用了前后置的导流室以及导流板,减少了浪涌和潮汐水流对叶轮的不均匀冲击,减少了叶轮内部的摩擦损耗,结合位于叶轮上下左右的限流装置,限制了侧向的水流对叶轮的冲击,提高了叶轮的能量转换效率。
发电机装置镜像设置,令水流从两个镜像设置的发电机装置的连接处穿过,提高了水流与叶轮的接触面积,此外,多个发电机组并列串连排列,也进一步增大了水流的接触面积,而其中的叶轮分别带动不同的发电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浪涌和潮汐水流中所包含的剪切力所导致的叶轮的扭曲与变形。叶轮与链条的连接处设置的链轮固定在叶轮的轮辐上而非叶轮的轮轴上,减小了链轮的扭矩,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往复的水流冲击对叶轮的轮轴的磨损,提高了发电机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无故障运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卧式发电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卧式发电机装置的叶轮室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卧式发电机装置的导流室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卧式发电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卧式发电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卧式发电机装置的叶轮室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卧式发电机装置的导流室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卧式发电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林黄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林黄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