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6323.X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阿莱斯·丹尼斯·尚·丹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莱斯·丹尼斯·尚·丹尼尔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新西兰奥克*** | 国省代码: | 新西兰;NZ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娱乐的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车大多以儿童三轮车为主,儿童三轮车使用时,需要儿童踩前踏板,使用起来比较费劲,容易造成儿童疲劳;而且儿童在使用时均采用骑的方式,使得大腿与车座不断摩擦,车座对下体挤压,对身体有损。另外,儿童三轮车大多采用后面设置两个轮子的形式,且后面两个轮子的支架是固定于车身,不能相对车身转动,因此后轮所在平面始终与车身的延长方向平行,这样儿童三轮车在转弯时非常的不便,转弯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车,该小车改变骑的方式,坐着便可以驾驶,使用方便、转弯灵活,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车,包括车头、连接架和座体,所述车头包括脚踏车把,脚踏车把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M个前轮组件,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前轮位于支撑杆与连接架的连接处的后下方,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架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支撑杆可以相对连接架旋转;所述座体与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座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有N个后轮组件,后轮组件可以相对座体旋转,且N>1。这里的M、N均为自然数。
进一步地,所述后轮组件为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后轮组件包括一个旋转铰接装置和后轮,所述旋转铰接装置包括两个可以相对旋转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座体连接,所述第二部件与后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件为定轴,所述第二部件为套于定轴外的套筒。
更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后轮之间设有后轮支撑块,后轮支撑块的一端与套筒的侧面连接,后轮支撑块的另一端与后轮的转轴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等同变形,可以将第一部件设置为套筒,第二部件设置为定轴,套筒的侧面与座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定轴的两端与后轮支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铰接装置还包括一个定轴,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与定轴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设有两块夹持板,第一部件的另一端与座体连接,所述两块夹持板的中部均设有与定轴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第二部件为套筒,所述套筒套于定轴外且位于两块夹持板之间,套筒的侧面与后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件为U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定轴外套设有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套筒套接于轴承外。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为长度可以调节的连接组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等同变形,连接家为长度可以调节的连接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相邻的两个连接件中的一个连接件的一端设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设有通孔,通孔设有固定件,相邻的两个连接件中的另一个连接件的一端套入连接套筒内,且所述另一个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与固定件相配合的固定孔,通过固定件将相邻的两个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车还包括刹车装置,刹车装置为碟刹,碟刹的止动组件设置于其中一个后滑轮组件上,碟刹的刹手把设置于座架,所述座架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所述刹手把设置于其中一个扶手下方,刹手把与扶手呈V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一侧设有扭簧,扭簧套于定轴外;套筒的该侧设有第一推块,与所述第一推块相邻近的夹持板上设有第二推块,所述扭簧设有两个自由端,两个自由端朝向一个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位于两个自由端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另一侧设有缺口,与所述缺口相邻近的夹持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缺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两侧分别设有套盖,所述套盖设有内翻边,所述套筒的每侧均设有与套盖的内翻边相配合的环形卡槽,套盖的内翻边与环形卡槽卡接。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小车的后轮组件设置为活动状态,使得后轮在旋转时,可以根据转弯轨迹的曲率半径来调整偏转角度,使得小车转弯方便,避免急转弯时翻车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铰接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转弯时的示意图。
图7为旋转铰接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莱斯·丹尼斯·尚·丹尼尔,未经阿莱斯·丹尼斯·尚·丹尼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