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活塞凡尔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6826.7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栋;程先炎;卢丽娟;张玲;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活塞 凡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凡尔罩,尤其是一种分体式活塞凡尔罩。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传统活塞中上游动凡尔部分是由活塞凡尔罩本体、游动凡尔球(阀球)及活塞本体组成,游动凡尔球装在活塞凡尔罩本体内,活塞凡尔罩本体的下端连接活塞本体。当活塞本体内的活塞做上下冲程的时候,游动凡尔球在活塞凡尔罩本体内上下运动,以完成进、排液工作,但活塞凡尔罩本体的外壁是由等宽等厚度的三环面组成,游动凡尔球上下运动时,势必与三环面的内壁产生磨擦作用,在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活塞凡尔罩本体的三环面因受到阀球的频繁磨损,导致三环面的壁厚变薄易发生断裂现象。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活塞凡尔罩,以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活塞凡尔罩,其能有效避免阀球对凡尔罩本体的摩擦,从而杜绝活塞凡尔罩本体与游动凡尔球磨损断裂的现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活塞凡尔罩,其包含:
一活塞凡尔罩本体;
一阀罩体,所述阀罩体中由上至下间隔形成有一第一腔体及一第二腔体,其于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之间的部分为一隔板部,所述隔板部上则沿轴向设有至少一通道,所述第二腔体中嵌设有一游动凡尔球座,所述游动凡尔球座上承托有一能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移动的游动凡尔球;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通过外螺纹连接于所述活塞凡尔罩本体的下端,其与所述活塞凡尔罩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下端则通过所述通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下端口处设有能与一活塞本体相螺接的内螺纹部。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活塞凡尔罩,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环设有一能对所述游动凡尔球座限位的环凸部,所述环凸部卡掣于所述游动凡尔球座上端面的外边缘。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活塞凡尔罩,其中,所述隔板部上设有三个所述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活塞凡尔罩,通过在活塞凡尔罩本体的下侧设置阀罩体,并将游动凡尔球放置在阀罩体内的游动凡尔球座上,当游动凡尔球在活塞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时,其仅限于在第二腔体的空间内运动,使其不与活塞凡尔罩本体相接触摩擦,从而杜绝活塞凡尔罩本体因与游动凡尔球磨损而断裂的现象,避免了因活塞凡尔罩本体损断造成的检泵作业,极大地延长油井免修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活塞凡尔罩本体,2—阀罩体,21—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21—内螺纹部,23—隔板部,231—通道,24—游动凡尔球座,25—环凸部,3—游动凡尔球,4—活塞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体式活塞凡尔罩,其包含一活塞凡尔罩本体1及一阀罩体2,该活塞凡尔罩本体1为现有技术,对其结构不作赘述。其中:
所述阀罩体2中由上至下间隔形成有一第一腔体21及一第二腔体22,其于所述第一腔体21及第二腔体22之间的部分为一隔板部23,所述隔板部23上则沿轴向设有至少一通道231,所述第二腔体22中嵌设有一游动凡尔球座24,所述游动凡尔球座24上承托有一游动凡尔球3,该游动凡尔球3能于所述第二腔体22内移动,其中,所述第一腔体21的上端通过外螺纹连接于所述活塞凡尔罩本体1的下端,其与所述活塞凡尔罩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的下端则通过所述通道231与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下端口处设有一内螺纹部221,该阀罩体2通过该内螺纹部221能与一活塞本体4相螺接。
其中,所述第二腔体22的内壁上环设有一能对所述游动凡尔球座24限位的环凸部25,所述环凸部25卡掣于所述游动凡尔球座24上端面的外边缘。
进一步地,为便于液体的流通,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优选在所述隔板部23上设有三个所述通道2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