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旱育摆栽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524.1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汉庆;王明春;吴忠成;刘厚军;吴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汉庆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9/1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161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旱育摆栽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旱育摆栽盘,属于农业育种育苗技术领域。
我国北方种植水稻的面积越来越大,采用先进技术育苗,对于抢播抢种十分重要,水稻旱育摆栽盘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平板结构,一种是四周有框结构,有框结构比较好,但由于没有分隔柱使得插秧时易伤根,缓苗慢,使用效果不理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旱育摆栽盘,采用聚氯乙烯超薄板一体压制成框体结构,由于采用在苗盘上向下拉伸成梯形凹秧穴,向上拉伸成凸形分隔柱并且横平竖直紧密间隔排列,使其具有强度高、容量大、体重轻,由于结构设计合理,使得苗盘非常适合机械化种植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稻旱育摆栽盘,是由框体、苗盘组成,框体底边与苗盘四周边缘相连,是采用聚氯乙烯超薄板一体压制成型结构,在苗盘上向下设有凹形秧穴,在苗盘上向上设有凸形分隔柱,凹形秧穴与凸形分隔柱在苗盘上呈横平竖直间隔排列。所述的凹形秧穴为浅杯状结构并在其底面设有水孔。所述的凸形分隔柱为倒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得苗盘非常适合机械化种植作业,在机械化种植作业时由于各凹形秧穴中苗的主根不相连,通过凸形分隔柱使得须根相互连接,可有效整张脱模放入种植机械进行机械化种植作业,具有投资少,伤根少,缓苗快,抢积温,促早熟,使水稻增产增收并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稻旱育摆栽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框体 2、苗盘 3、凹形秧穴 4、凸形分隔柱 5、水孔。
请参阅图1至图3,水稻旱育摆栽盘,是由框体、苗盘组成,框体1底边与苗盘2四周边缘相连,是采用聚氨脂塑料超薄板一体压制成型结构,在苗盘2上向下设有凹形秧穴3,在苗盘2上向上设有凸形分隔柱4,凹形秧穴3与凸形分隔柱4在苗盘2上呈横平竖直间隔排列。所述的凹形秧穴3为浅杯状结构并在其底面设有水孔5。所述的凸形分隔柱4为倒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汉庆,未经杨汉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树根挖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针菇栽培用的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