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发型火花间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872.9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方;李国富;董勤晓;高克利;余辉;李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00 | 分类号: | H01T2/00;H01T14/00;H01T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发 火花 间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发型火花间隙。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电网发展速度较快,先后出现了多套串联补偿装置。其一次侧设备主要包括电容器组、阻尼电抗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火花间隙、旁路断路器以及测量和取能用的各种电流互感器。串补用火花间隙在固定式串补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护设备。
火花间隙一般由两个间隙串联组成一个间隙系统,在需要火花间隙动作旁路串补电容器组时,串补控制保护系统通过光纤发给间隙出发控制箱触发命令,间隙触发控制箱再给间隙系统发出触发信号,最终使火花间隙放电,从而使火花间隙旁路电容器组。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发现,触发系统中采用密封间隙可以提高间隙系统的触发可靠性,但仅在密封间隙一侧的电极上进行点火放电时具有较严重的极性效应,一种电压极性下的点火放电电压很低,而另一种极性下的点火放电电压却很高,而且延时很大,造成火花间隙的触发放电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发型火花间隙,实用性强,已经在工程中得到验证,并且实践证明该原理的火花间隙具有很高的触发放电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发型火花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花间隙包括间隙触发系统、自放电型主间隙G1、自放电型主间隙G2、分压电容器Cf和均压电容器;所述自放电型主间隙G1和自放电型主间隙G2串联后形成主间隙支路,分别与电网的低压端和高压端连接;所述分压电容器Cf和均压电容器串联后与所述主间隙支路并联;所述间隙触发系统与连接在所述主间隙支路低压端的自放电型主间隙并联。
其中,所述自放电型主间隙包括金属外壳、闪络间隙和续流间隙。
其中,所述续流间隙由上、下两个电极构成,所述的上、下两个电极均采用圆桶形形状,两电极的间隙侧均设有方向一致的一组电流导向斜槽。
其中,所述均压电容器包括均压电容器C1、均压电容器C2、均压电容器C3和均压电容器C4;
所述分压电容器Cf、均压电容器C1和均压电容器C2串联后与自放电型主间隙G1并联,所述均压电容器C3和均压电容器C4串联后与所述自放电型主间隙G2并联。
其中,所述间隙触发系统包括一台触发控制箱TC,脉冲变压器T1、脉冲变压器T2,密封间隙TG1、密封间隙TG2,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高绝缘脉冲变压器HT1和高绝缘脉冲变压器HT2。
其中,所述触发控制箱TC的输出与所述脉冲变压器T1的一次绕组、所述高绝缘脉冲变压器HT1的一次绕组连接;分压电容器Cf的两端电压输入到触发控制箱TC;所述密封间隙TG1、限流电阻R1与所述脉冲变压器T2、所述高绝缘脉冲变压器HT2的一次绕组串联后和所述均压电容器C1并联;所述密封间隙TG2与所述限流电阻R2串联后和所述均压电容器C2并联;所述脉冲变压器T1和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二次绕组分别连接到所述密封间隙TG1和所述密封间隙TG2的低压端,所述高绝缘脉冲变压器HT1和所述高绝缘脉冲变压器HT2的二次绕组分别连接到所述密封间隙TG1和TG2的高压端。
其中,所述触发控制箱接收所述分压电容器Cf的信号,同时给所述间隙触发系统发出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密封间隙TG1和TG2采用高、低压电极同时点火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高、低压电极同时点火的密封间隙,降低了可靠触发放电的电压值,提高了保护配合性能,提高了触发放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用均压电容器构成了一个电容分压器,分压器的二次输出进入间隙的触发控制箱,用来适时判断间隙的瞬时电压。间隙触发控制箱的外部电源采用电流互感器从线路取能的供电方式,使得控制箱电源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具有判断自身瞬时电压的功能后,可以确保每一次触发均能可靠动作,避免了在特殊情况下当间隙触发控制箱执行了一次触发指令后来不及执行接下来的触发指令,确保每次触发时间隙均能可靠击穿放电。间隙控制箱采用电流互感器从线路取能的供电方式,使得火花间隙控制箱具备了可靠的工作电源。
本实用新型在间隙低压端LV与靠近低压端的均压电容器C1之间串联一个合适参数的分压电容器Cf,利用间隙自身的均压电容器作为分压器的一次侧电容,将串联进去的Cf作为二次侧电容构成了一个电容分压器的方法,可以在不改变串补平台设计的前提下很好地实现间隙系统判断自身瞬时电压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