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卧式钢筋调直切断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989.7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宋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保安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卧式 钢筋 切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卧式钢筋调直切断机。
钢筋盘圆是建筑施工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但在使用前必须将其拉直,且按需要的长度截断成不同规格。现在人们一般采用的是人工拉直和机械调直方法,常见的人工拉直方法是将钢筋的一头绞接在固定装置上,另一头绞接在拉伸装置的固定环上,将钢筋拉直后,再用剪刀将钢筋裁成段料,人工拉直方法太原始落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钢筋的拉直效果也不理想。而且由于钢筋两端的绞接头需要裁断才能使用,造成钢筋原材料的浪费,从而难以符合现在人们生产高效、材料节约的要求。随着市场的需求,人工拉直的方法逐步被淘汰,调直切断机械应运而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钢筋调直切断机在建筑行业已经是成熟技术。由于钢筋调直切断机设计的躯动电机与调直框为上下结构(俗称立式),调直框处在躯动电机的下方,工作时造成整个设备稳定性差,又由于调直框处在整个设备的中间位置,操作人员需要根据被调钢筋的粗细经常变化调直轮离中心线的位置,给调整和维修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直机构与驱动电机左右结构摆放,使设备的稳定性能大大提高,且调整和维修方便的一种新型卧式钢筋调直切断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卧式钢筋调直切断机,包括机架、驱动电机,主动皮带轮、被动皮带轮、三角皮 带、油泵、油箱、电磁阀、油缸、切断装置、调直装置、计尺装置、前机箱盖、后机箱盖,所述的调直机构与驱动电机非上下结构排列设置在机架的中间横橧上,即调直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一侧,驱动电机相对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且调直机构的中心线与驱动电机的中心线左右平行。
所述的调直机构包括调直框、调直轮,所述的调直框的两边的边框上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的调直轮,且两边的边框上设置的调直轮其数量对称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调直框与躯动电机左右平行设置的结构,使设备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便于搬运,且将调直框设置在靠近设备一侧位置,使调整和维修特别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列举已公开的现有技术上下结构示意图
在以上图中:
1、机架
2、驱动电机
3、主动皮带轮
3、主动皮带轮
4、被动皮带轮
5、三角皮带
6、油泵
7、油箱
8、电磁阀
9、油缸
10、切断装置
11、调直装置
12、计尺装置
13、调直框
14、调直轮
15、前机箱盖
16、后机箱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驱动电机2,主动皮带轮3、被动皮带轮4、三角皮带5、油泵6、油箱7、电磁阀8、油缸9、切断装置10、调直装置11、计尺装置12、前机箱盖15、后机箱盖16,所述的调直机构11与驱动电机2非上下结构排列设置在机架1的中间横橧上,即调直机构11设置在机架的一侧,驱动电机2相对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且调直机构11的中心线与驱动电机2的中心线左右平行。
所述的调直机构11包括调直框13、调直轮14,所述的调直框13的两边的边框上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的调直轮14,且两边的边框上设置的调直轮14其数量对称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与现在市场上使用的上下结构的立式钢筋调直切断机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保安,未经宋保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锤架
- 下一篇:一种两支脚电子元件后段自动生产四合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