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湿器出气盖装置及具有该出气盖装置的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8086.0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卢少权;李海波;陈永乐;林振华;张培德;王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分类号: | 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李双皓 |
地址: | 5284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器 出气 装置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器出气盖装置及具有该出气盖装置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现有加湿器一般包括雾化室、雾化器、风机、出雾通道及出气盖装置,雾化器设置在水槽的底部,用于将水槽中的水雾化,并通过风机将雾化的水汽经过出雾通道和出气盖吹出,出雾通道的一端与雾化室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盖装置。现有加湿器的出雾通道和出气盖形成的风道是直通的,这样的结构导致大颗粒的雾气直接从出气盖里喷出,容易造成桌面积水的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出气盖装置,其排出的雾气的颗粒度小,以避免造成桌面积水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出气盖装置的加湿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加湿器出气盖装置,包括外出气盖、内出气盖和第一挡雾片,所述外出气盖为筒状结构,所述外出气盖的第一端设置有进雾口,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出雾口,所述内出气盖安装在所述第一出雾口处,在所述内出气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雾口连通的喷雾口,所述第一挡雾片设置在所述进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之间,在所述第一挡雾片上设置有供雾气通过的过气部,且所述过气部和所述第一出雾口在所述外出气盖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出气盖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出雾口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上,所述内出气盖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出气盖可相对于所述外出气盖旋转,所述内出气盖包括盖顶部和盖沿部,所述盖顶部上设置有喷雾口,且所述喷雾口与所述内出气盖的旋转轴偏心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凹槽一侧的所述外出气盖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出雾口,且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过气部在所述外出气盖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第一挡雾片侧延伸的第一卡扣,在所述第一挡雾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第一卡孔将所述第一挡雾片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底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气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雾片外缘上的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出气盖装置还包括第二挡雾片,所述第二挡雾片与所述第一挡雾片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进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之间,且在所述第二挡雾片上设置供雾气通过的过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雾片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挡雾片旋转,且所述过气孔与所述第二挡雾片的旋转轴偏心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雾片位于所述第一挡雾片的靠近所述外出气盖进雾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挡雾片面对所述第一挡雾片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挡雾片的圆周方向排列的第二卡扣,在所述第一挡雾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的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扣穿过所述第二卡孔将所述第二挡雾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挡雾片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加湿器,包括雾化室、雾化器、风机、出雾通道和出气盖装置,所述雾化器设置在所述雾化室内,所述出雾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室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盖装置;所述出气盖装置为上述的出气盖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器出气盖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出气盖装置内部形成弯曲的风道,雾气经过该弯曲的风道后颗粒度大大减少,避免了桌面因雾气颗粒大而造成积水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器出气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加湿器出气盖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具有图1中的加湿器出气盖装置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出气盖装置;11、外出气盖;111、进雾口;112、凹槽;113、第一出雾口;114、第二出雾口;115、第一卡扣;12、内出气盖;121、盖顶部;122、盖沿部;123、喷雾口;124、安装柱;13、第一挡雾片;131、缺口;132、第一卡孔;133、第二卡孔;14、第二挡雾片;141、过气孔;142、第二卡扣;143、手柄部;15、螺钉;20、雾化室;30、雾化器;40、出雾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8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闸电阻的传动装置
- 下一篇:低串联感应的固态铝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