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弹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8450.3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0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绎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绎天 |
主分类号: | F41B3/02 | 分类号: | F41B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74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弹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弓,具体来讲是一种利用橡皮筋和扭转弹簧双重加速的新型弹弓。
弹弓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冷兵器或者是游戏工具,传统的玩具弹弓一般是采用呈“丫”形结构的物件(如树木的枝桠)作为弹弓的本体,本体下端为握把,上端开叉部为弓叉,在弓叉顶端两头系上用以连续弹射的皮筋,皮筋中段系上一包裹弹丸的容置部(如皮块),弹弓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使用时,仅需一手持握把,另一手将弹丸放置在容置部后抓紧拉弓,将弹丸瞄准射向目标;然而,此类弹弓结构固定,操作单一,仅能对固定目标做较为准确射击,对移动的目标进行射击时,使用者自身需要做较大的调整,目标定位较为困难,故角度不好把持,因此限制了弹弓的使用。
除此之外,传统的弹弓机构只有一根橡皮筋使其加速,而人的臂长有限,因此射程有限,并且由于把握的手在弹丸抛出的方向上,所以容易伤手,故需要加以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存在的不足,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弹弓,既能储存较多的弹性势能,又便于调整发射的角度,从而既增大了威力,同时也易于瞄准,能适用于不同环境,便于使用者更好地对射击目标进行定位,使用灵活,可操作性强,为游戏增添乐趣。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弹弓,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握把、一个扭转弹簧、两条橡皮筋以及一个弹丸包裹部;
所述扭转弹簧下端与握把固定,两条橡皮筋一端与弹丸包裹部连接,其另一端设置在扭转弹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弹弓,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具有两根用于橡皮筋固定的固定杆,以及一个用于与握把固定的固定部位,其中两个固定杆与固定部位之间均存在有扭簧部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弹弓结合了扭转弹簧劲度系数大,以节省形变长度;而橡皮筋劲度系数相对较小,便于调整发射角度的优点;相比只用单一的弹性材料所做的弹弓来说,在两手之间所形成的距离有限的情况下,既能储存较多的弹性势能,又便于调整发射的角度,从而既增大了威力,同时也易于瞄准。本装置结构由于握握把的手不在物体的抛出路线附近,因此不易伤手。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扭转弹簧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型1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型2示意图
图中:101、握把,102、扭转弹簧,102a、固定杆,102b、固定部位,102c、扭簧部位,103、橡皮筋,104、弹丸包裹部。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弹弓,如图1‑3所示:具有一个握把101、一个扭转弹簧102、两条橡皮筋103以及一个弹丸包裹部104;所述扭转弹簧102下端与握把101固定,两条橡皮筋103一端与弹丸包裹部104连接,其另一端设置在扭转弹簧102上。其中所述扭转弹簧102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施,具有两根用于橡皮筋固定的固定杆102a,以及一个用于与握把101固定的固定部位102b,其中两个固定杆102a与固定部位102b之间均存在有扭簧部位102c。使用时,一只手握握把101不动,被抛射的物体(弹丸)放在图中弹丸包裹部104处由另一只抓住向后拉,橡皮筋103拉长的同时,扭转弹簧102也会弯曲,弯曲到一定程度后松手,物体在橡皮筋103和扭转弹簧102的双重加速下抛出。
下面对本装置机构的原理进行说明: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最大力气F是确定的。因此,在拉力一定的情况下,弹性材料串联得越多,所得的弹性势能将会越大。下面用两个简化的弹簧模型来证明: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最大力气F是确定的。因此,在拉力一定的情况下,弹性材料串联得越多,所得的弹性势能将会越大。下面用两个简化的弹簧模型来证明:
建立模型1:当拉力为F时,劲度系数为 单根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为:(如图4):
(1);
建立模型2:若拉力仍为F,劲度系数分别为、的两根串联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为:(如图5):
(2);
结论:在拉力都为F的情况下,一定成立,即串联的弹簧越多,弹性势能越大。相关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绎天,未经陈绎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8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防弹插板
- 下一篇:列管式换热器的缓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