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作辊平衡柱塞顶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8754.X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谦;叶东喜;高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平衡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辊平衡柱塞顶杆,属于热轧带钢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热连轧带钢厂,四辊轧机在轧钢生产中,轧辊轴向串动是一个普遍现象。引起四辊轧机轧辊轴向串动主要是轧辊轴线空间交叉、轧辊不水平、压下量不等、轧辊车削螺旋刀痕、连轧机轧制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轧辊扁头及衬板磨损严重、轧辊有锥度、轧件咬入不正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主轴的轴向串动使平衡块柱塞承受较大的径向冲击负载而发生顶杆轴肩部断裂,使柱塞直接与工作辊轴承座接触,造成柱塞密封损坏而发生液压油脂的泄露。该平衡块柱塞故障较其它区域故障处理难度大,耗费时间长,消耗大量的人力、时间,效果很不好,影响生产时间,同时作业危险性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设备费用,改善设备的运行环境,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延长备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辊平衡柱塞顶杆,属于热轧区域受益的新工艺,同时适用于柱塞径向冲击较大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作辊平衡柱塞顶杆,其特征在于:顶杆的头部球面半径为700mm,顶杆的球面中心设有注油孔,顶杆的根部的过渡圆角半径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注油孔的直径为8mm。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材质为40CrNi8Mo。
本实用新型中,更改原有平衡缸柱塞内顶杆的结构,选用40CrNi8Mo替代原60WCrV7材质,实现较高的疲劳强度,提高冲击韧性;根部过渡圆角由R1加大至R5,有效的避免应力集中;顶杆头部球面半径由原设计800mm改为700mm,并在顶杆球面处增加润滑油孔,减小摩擦力;
有效地延缓了备件的在线寿命,避免由于主轴串动导致的平衡缸柱塞顶杆断裂故障,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辊平衡柱塞顶杆,解决了四辊轧机工作辊平衡柱塞由于主轴的串动而导致根部断裂不易更换的状况,避免了不必要的备件提前更换,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本装置后,使轧机主轴串动时平衡缸柱塞状态正常,运行稳定,延长备件在线周期,节约了备件费用。该装置可在相关环境设备上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局剖)。
图中1为顶杆,2为顶杆的头部,3为顶杆的根部,4为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工作辊平衡柱塞顶杆,包括顶杆1,顶杆的头部2球面半径为700mm,顶杆的球面中心设有注油孔4,顶杆的根部3的过渡圆角半径为5mm。所述注油孔4的直径为8mm。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杆的材质为40CrNi8Mo。
本实用新型已经在太钢热连轧厂2250生产线投入试用,效果良好。预期产生以下经济效益:(1)全年减少备件损失效益:根据统计连续两年各更换7件,7件*0.6万元/件=4.2万元;(2)减少停产的效益:(停车换柱塞作业需5.5个小时) 5.5小时*400吨/小时*0.03万元/吨*7=462万元;合计:年可创造价值466.2万元。
该装置可改进平衡缸柱塞顶杆的结构,使轧机主轴串动时平衡缸柱塞状态正常,运行稳定,延长备件在线周期,节约备件费用。可在相关环境设备上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87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缝钢管轧机出口导向装置
- 下一篇:四柱液压机立柱上的集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