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短叶片诱导轮前置预旋板的泵的结构设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9101.3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生;龙云;付强;王秀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短 叶片 诱导 前置 预旋板 结构设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短叶片诱导轮前置预旋板的泵的结构设计,用于提高泵的抗汽蚀能力,改善叶轮进口流场。
背景技术
目前,诱导轮已广泛应用于提高泵的抗气蚀性能。诱导轮属于轴流式叶轮,具有轴流式叶轮的几何特性和气蚀特性,诱导轮本身负荷不大、功率较小,只要和主叶轮配合得当,就能改变叶轮进口的流动情况,但常规的诱导轮的内部流场并不理想,相邻叶片出口间隙偏大大,易造成诱导轮叶片出口附近产生脱流和边界层分离。泵的设计是假设水流是垂直的进入水泵的进口的。但由于叶片旋转的作用,或者是进水管的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水流在进入水泵进口时有一定的旋转。泵进口的预旋可能导致水泵不在高效区工作,更严重时可能引起水泵的汽蚀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叶轮进口处发生空化,影响泵的稳定运行,本发明提供一种长短叶片诱导轮前置预旋板的结构设计来改善叶轮进口流场。本发明可以避免诱导轮叶片出口附近产生脱流和边界层分离,提高诱导轮的效率和抗气蚀性能,同时可以防止预旋。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涉及的诱导轮有两个长叶片和两个短叶片,设计方式为长短叶片间隔,且短叶片放在诱导轮的尾部,在长叶片间设置短叶片,有效的防止脱流的产生与发展,诱导轮本身的抗汽蚀性能比较的好,可以改善叶轮的进口流场,同时其产生的扬程可减小泵的汽蚀余量,对防止叶轮发生汽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预旋板其尾部为向诱导轮延伸的锐角形,且其尾部形状和长短叶片诱导轮进口边保持等间隙,可有效改善进口流场,防止预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善叶轮的进口流场,提高泵的汽蚀性能,使叶轮进口处不发生汽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诱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预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主叶轮,3.诱导轮,4.泵盖,5.主轴,6.电机,7.长叶片,8.短叶片,9.预旋板,10.预旋板组件,11锐角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共同确定了本实施例中泵的结构形式。诱导轮(3)与主轴(5)通过螺纹联接,流体经预旋板(9)、诱导轮(3)进入主叶轮(2),然后进入泵体(1)和排出管。本发明在长短叶片诱导轮前安置预旋板,流体经过预旋板时,进口预旋被遏制,流经长短叶片诱导轮时,进口压力变大,主叶轮(2)进口不易发生气蚀。本发明涉及的长短叶片诱导轮前置预旋板的泵的结构设计,改善了叶轮的进口流场,提高了泵的汽蚀性能,使叶轮进口处不发生汽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泵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9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