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钕铁硼全自动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9647.9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9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久昌;姚清霞;邱建民;张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钕铁硼 全自动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钕铁硼生产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钕铁硼全自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钕铁硼磁性材料作为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的最新成果,由于其优异的磁性能而被称为“磁王”。钕铁硼磁性材料是钕、氧化铁等的合金,又称磁钢。钕铁硼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同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使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但是钕铁硼磁性材料不足之处在于居里温度点低,温度特性差,且易于粉化腐蚀,必须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和采取表面处理方法使之得以改进,才能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目前制造钕铁硼磁性材料的过程包括配料、熔炼、氢化处理、制粉、压制成型、烧结、时效等。其中压制的目的是利用压机的压制模具,使磁性粉末具有一定的形状、尺寸、压制密度和强度,然后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压制的质量影响后续烧结毛坯的尺寸;且压制模具不仅体积庞大,且操作复杂,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根据具体情况添加粉料,批量生产不均匀,进而影响钕铁硼磁性材料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钕铁硼全自动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钕铁硼全自动成型模具,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右侧板、左侧板、紧固螺栓、模腔、上模芯、下模芯;其中,上盖板与下盖板两端同时开有直槽;右侧板和左侧板通过直槽插卡在上盖板与下盖板内;上盖板、下盖板、右侧板及左侧板合围形成模腔;上模芯与下模芯上分别设有燕尾槽,其一端安装在模腔内,另一端与冲压设备连接;另外上盖板、下盖板、右侧板及左侧板与上模芯和下模芯的间隙为0.1~0.15mm。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模芯与下模芯均采用不锈钢或模具钢材料制成,硬质合金材料脆性大,毛坯压型时压力大,容易造成硬质合金材料崩裂而损坏模具。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模芯与下模芯通过燕尾槽与冲压设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模腔采用组合式结构,右侧板和左侧板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装配,利用率高,有利于降低模具制作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模芯与下模芯上对称设置有圆弧形凹面,整个模体固定于支架上,在自动加料装置添加完料后,上模芯下压与下模芯压合成型,成型后上模芯与下模芯同时上抬使成型料脱离模腔,在外界辅助装置的作用下,将成型料取下,随后下模芯下行至加料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投粉量调节上模芯与下模芯的运动行程,保证粉料完全加入模腔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体积轻便,操作简单,模腔采用组合式结构,右侧板和左侧板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装配,利用率高,有利于降低模具制作成本;在运行过程中能根据具体情况添加粉料,批量生产均匀,效率高,进而提高钕铁硼磁性材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模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的一种新型钕铁硼全自动成型模具,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右侧板3、左侧板4、紧固螺栓5、模腔6、上模芯7、下模芯8;其中,上盖板1与下盖板2两端同时开有直槽;右侧板3和左侧板4通过直槽插卡在上盖板1与下盖板2内;上盖板1、下盖板2、右侧板3及左侧板4合围形成模腔6;上模芯7与下模芯8上分别设有燕尾槽9,其一端安装在模腔6内,另一端与冲压设备连接;另外上盖板1、下盖板2、右侧板3及左侧板4与上模芯7和下模芯8的间隙为0.1~0.15mm。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芯7与下模芯8均采用不锈钢或模具钢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芯7与下模芯8上对称设置有圆弧形凹面,整个模体固定于支架上,在自动加料装置添加完料后,上模芯7下压与下模芯8压合成型,成型后上模芯7与下模芯8同时上抬使成型料脱离模腔6,在外界辅助装置的作用下,将成型料取下,随后下模芯8下行至加料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芯7与下模芯8通过燕尾槽9与冲压设备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模腔6采用组合式结构,右侧板3和左侧板4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装配,利用率高,有利于降低模具制作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投粉量调节上模芯7与下模芯8的运动行程,保证粉料完全加入模腔6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9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型端部具有锥度的钼棒坯模具
- 下一篇:高能防盗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