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实现高清洁效率及低辊面损伤的刮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9658.7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峰;宋俊;章培莉;陶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2 | 分类号: | B21B28/02;B08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实现 清洁 效率 低辊面 损伤 刮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冶金机械领域,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洗轧制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时实现高清洁效率及低辊面损伤的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冷轧生产线在生产高规格产品时(汽车用板、家电外板等),因辊面油泥粘结而导致产品表面质量缺陷(主要是辊印)的发生率很高。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刮刀装置来清洁轧机出口段相应辊系(包括末机架张力辊、夹送辊、转向辊等),但现有的刮刀装置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刮刀安装时,其定位主要依靠人工判断,即人工通过肉眼判断刮刀在安装时两端是否平齐。由于人工判断的局限性,刮刀在安装时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度,故在使用时时常发生施加压力后一端与辊面摩擦过大辊面损伤而另一端碰不到辊面清洁效果不佳的情况。
2、刮刀使用时,一般是通过一个压缩空气喷梁接入减压阀后调压到一定压力(由减压阀上方压力表可观察压力),其为刮刀的工作压力,再由带手柄的切换阀来控制刮刀的动作。由于其仅参考减压阀压力,故在使用时效果不佳(若压力过小,辊面粘结物无法有效去除,若压力过大,在辊面粘结物去除的同时辊面也将受到损伤)。同时,由于不同时段,辊面粘结物的厚度、硬度等都不相同,故很难找到一个确实有效的最佳压力范围。
综上所述,现有的刮刀在安装时,两端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度,故在使用时时常发生施加压力后一端与辊面摩擦过大辊面损伤而另一端碰不到辊面清洁效果不佳的情况。另外,当前所使用的辊面刮刀,由于其使用时主要参考减压阀压力,故在使用若压力过小,辊面粘结物无法有效去除,若压力过大,在辊面粘结物去除的同时辊面也将受到损伤。同时,由于不同时段,辊面粘结物的厚度、硬度等都不相同,故很难找到一个确实有效的最佳压力范围。
为此,已有相关专利技术问世。例如,专利号为“CN200720068621.9”的“一种通用型辊面清洁刮刀装置“,涉及一种钢铁厂带钢生产线上各种辊系表面杂质去除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芯轴为一根操作侧带有蜗轮的长轴,是主动轴;大梁采用套轴结构,套轴为复合材料的中空方管,空套在芯轴外,上装刀片夹持器、刀片、及控制开、闭动作的转臂,是从动轴;主动轴芯轴、从动轴大梁通过一对扭簧连接,线压力设置通过调定扭簧不同工作变形角的转差角,而获得不同的线压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轻巧坚固、线压调整可靠精确、对辊面无损伤、安装维护方便灵活。可安装在狭小空间,适用于带钢生产线85%以上的非炉内辊系。
但是,该专利技术通过不同线压力来实现辊面清洁,其对安装时的定位以及辊面清洁效果不佳与辊面损伤的矛盾并无针对性措施。
又,专利号为“CN201020289079.1”的“自洁刮刀式辊面清洁装置”涉及一种刮刀式辊面清洁装置。该辊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电机、皮带、滑块和清洁块,所述电机安装在刀架上,电机通过皮带轴带动皮带,皮带的运行方向与刮刀刀片平行,所述的刀架表面开有与刮刀刀片平行的导槽,清洁块顶部设有凹槽,清洁块通过顶部凹槽卡在刮刀刀片顶面,清洁块底部通过滑块固定在皮带上,滑块侧面设有与刀架表面导槽相配合的导轨。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洁块紧贴刮刀刀片工作面来回移动实现对刮刀刀片的清洁,配合细砂纸和集油槽能够有效地清理辊系上的异物、残油,有效地避免辊印等产品缺陷,有效的减小了辊面二次污染及机组周围环境污染,最大程度增加了刮刀刀片和辊系的使用寿命。
该技术主要解决刮刀的自身清洁,防止二次污染,但对同时实现高清洁效率及低辊面损伤问题未涉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同时实现高清洁效率及低辊面损伤的刮刀装置,刮刀在安装时,根据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管的信号反馈进行调整,可保证两侧的安装精度并最终实现与辊面的紧密贴合,确保了清洁效果。由于不是采用传统的压力清洁,一方面确保了辊面的最低损伤程度,另一方面也可在不同时段对清洁后的辊面与刮刀位置进行监控,及时调整刮刀位置,以保证动态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时实现高清洁效率及低辊面损伤的刮刀装置,包括安装于待清洁辊面一 侧的刮刀刀片、刀片夹持器4和用于带动刀片夹持器4转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辊面8与刮刀刀片3的上方安装红外线发射器,与之对应的,在辊面8与刮刀刀片3的下方安装红外线接收器,根据红外线接收管2所产生的电流信号来判断辊面8与刮刀刀片3之间间隙的大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时实现高清洁效率及低辊面损伤的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机构5:其转动通过气缸执行,带动刀片夹持器4转动并最终实现刮刀刀片3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9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中间辊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塑钢缠绕管报废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