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破落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9972.5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3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深蓝智能房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落 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破落水管,属于落水管领域。
背景技术
落水管是一种收集屋面雨水,集中引至地面以下铺设的雨水通道中的管道。落水管的上端安装在屋顶面,管道直通到地面。传统的落水管管道内壁上下光滑直通,管道上下均没有特殊的保护设备,下雨天,雨水在屋面上集中进入落水管管道,雨水在管道中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下降,当雨水从管道下端口流出时,离开了管道壁的束缚,有向着四周伸张的力,并且,此力从没有一下子暴增到很大,多管道的下端口有很大的冲击力,使落水管的下端很容易破坏,破坏后无法修补,更换也很困难,给落水管的养护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破落水管,本落水管道能降速管道中的雨水下降速度,使雨水在流出管道时,对管道的张力不会太大,避免管道下端口破坏。
防破落水管,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内设置有向着管道中心波浪形的降速凸起,管道上端安装有弯头,弯头的四周设置有加强筋圈,弯头用连接件与管道连接,管道的下端设置有加固包裹层,管道的下端口设置有向着水平方向微微翘起的弯管。
所述管道内的降速凸起有相对的两组,两组降速凸起的顶端相错开。
所述降速凸起与管道内壁之间用固定支杆支撑固定。
所述降速凸起表面光滑,材质坚硬。
所述加固包裹层的高度在1.2~2.0m的范围内。
所述管道上端的弯头与下端的弯管,弯曲方向相反。
所述管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固圈。
本实用新型,弯头使雨水在屋顶面集中后,从管道的一侧进入管道中,雨水在管道中集中在一起,流速流向均能同步地经过降速凸起,降速凸起通过改变雨水的流向降低雨水在管道中下降的垂直速度,减少雨水流出管道下端口时,巨大冲击力对管道的影响,加加固包裹层也是为了保护管道下端,降低雨水对管道下端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1—弯头,2—加强筋圈,3—管道,4—加固圈,5—降速凸起,6—固定支杆,7—加固包裹层,8—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本防破落水管,包括管道3,所述管道3内设置有向着管道中心波浪形的降速凸起5,管道3上端安装有弯头1,弯头1的四周设置有加强筋圈2,弯头1用连接件与管道3连接,管道3的下端设置有加固包裹层7,管道3的下端口设置有向着水平方向微微翘起的弯管8。本实用新型,管道3是雨水从屋顶面到地面的通道,降速凸起5对雨水起到降速的作用,弯头1使雨水集中后,从一侧进入管道3,由于弯头1的连接缝较多,加强筋圈2保护弯头1,延长弯头1的寿命,加固包裹层7保护管道3下端,延长管道3的寿命,弯管8改变管道3中雨水的流向,避免雨水垂直流出管道3,减小雨水在自由落体惯性力的作用下,破坏管道3下端。
所述管道3内的降速凸起有相对的两组,两组降速凸起5的顶端相错开。相对的位置设计,使雨水在从上一个降速凸起5上掉落下来后,被相对面的下一个降速凸起5接住,避免雨水掉落的高度太大,产生过大的惯性冲击力,加大降速凸起5的击打力度,延长降速凸起5的使用寿命。
所述降速凸起5与管道3内壁之间用固定支杆6支撑固定。用固定支杆6减轻管道3的重量,节省管道3材料。
所述降速凸起5表面光滑,材质坚硬。光滑的降速凸起5表面避免雨水中的泥土附着在降速凸起5上。
所述加固包裹层7的高度在1.2~2.0m的范围内。本高度包含了管道3被破坏的有效高度。
所述管道3上端的弯头1与下端的弯管8,弯曲方向相反。弯曲方向有利于减轻雨水对管道3的震动。
所述管道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固圈4。加固圈4保护管道3,避免管道3长距离没有加固圈,产生弯曲破坏。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深蓝智能房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深蓝智能房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9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