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替代主控芯片的扩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542.5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苗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赞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主控 芯片 流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流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可替代主控芯片的扩流电路。
技术背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集成芯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可以通过利用集成芯片的功能模块去完成特定用途的电路结构,在我们通常的运用集成芯片时,如在输出电流不够情况下,为了满足需求寻找输出大电流芯片的主控芯片,例如MP1484等,在具体应用时,使用这种主控芯片有以下缺点,1、需要更换周边器件,开发周期增加。2、主控芯片的价格一般较贵,对于较大量产品的开发需要增加额外的大量经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能够代替主控芯片输出较大电流的扩流电路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替代主控芯片的扩流电路,包括集成芯片MC34063、电阻R13、R14和NPN三极管Q3,其中,集成芯片MC34063的DRI端口和SWC端口连接后,连接R14和R13,NPN三极管Q3基极根据MC34063管脚SWC开关管工作频率,将Q3导通处连接电流放大区。
所述集成芯片MC34063外接分压电阻R15、R16监视输出电压VDD33。
所述集成芯片MC34063端口IPK并接一排电阻与VCC相连接,IPK端口连接的三极管E极。
所述集成芯片MC34063的TC端口外接振荡器电路。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效果是:1、在技术要求上,满足了替代主控芯片MP1484的输出大电流满足系统供电的要求,能够起到扩流的目的,并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2、在经济上,每个MP1484比MC34063一般要贵0.3元,而NPN三极管仅需0.1元,从成本上可以节约0.2元,如果每年生产100万台设备,可为公司节约20万元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MC34063输入端脚5(FB端口)通过外接分压电阻R15、R16监视输出电压VDD33。其中,输出电压VDD33=1.25(1+R15/R16)由公式可知输出电压。仅与R15、R16数值有关,因1.25V为基准电压,恒定不变。若R15、R16阻值稳定,VDD33亦稳定。输入端脚5电压与MC34063内部基准电压1.25V同时送入内部比较器进行电压比较。当脚5的电压值低于内部基准电压1.25V时,内部比较器输出为跳变电压,使输入电压VinDC向输出滤波器电容Co(EC6)充放电以达到自动控制VDD33,稳定VDD33电压的作用。MC34063的Ipk输入脚7(IPK端口)值电流,以控制振荡器的脉冲输出。MC34063脚3(TC端口)需要的定时电容C7电容值的大小决定振荡器频率的高低,亦决定内部开关管的通断时间。当电流大于1.5A时,由R13,R14,Q3组成扩流电路,NPN三极管Q3基极根据MC3406脚1开关管工作频率,将Q3导通处于电流放大区,致使流经L2电流增加。以达到电流扩流的目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赞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赞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着式多功能移动电源
- 下一篇:旋转展开折叠式太阳能供电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