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786.3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光荣;刘景明;史乐;张蕊;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卢江 |
地址: | 2142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物 接触 氧化 工艺 污水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以及一体化地设置在所述处理池中的进水区、提升区、曝气区和泥水分离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区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子分区,每个子分区中置放有生物膜填料;其中,所述多个子分区为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三者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任意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区中的多个子分区之间通过第一隔墙实现功能隔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和/或所述缺氧区中设置潜水搅拌器,所述好氧区中设置曝气器进行曝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中分别对应设置有可分别独立控制的第一曝气系统、第二曝气系统和第三曝气系统;所述第三曝气系统的曝气量大于所述第二曝气系统的曝气量,并且控所述第二曝气系统的曝气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曝气系统的曝气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曝气系统的曝气管、第二曝气系统的曝气管和第三曝气系统的曝气主管均垂直于曝气区中的水流方向布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曝气系统、第二曝气系统和第三曝气系统的曝气器为穿孔管、螺旋曝气器、中微孔曝气器或者微孔软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曝气系统的曝气管的曝气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5mm,每米曝气管布满至少200个所述曝气孔。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区的曝气支管平行于曝气区中的水流方向在所述处理池中布置,所述曝气支管包括分别对应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曝气量高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曝气量,所述第二部分的曝气量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曝气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支管的第一部分设置的曝气孔的密度和/或孔径小于所述曝气支管的第二部分设置的曝气孔的密度和/或孔径,所述曝气支管的第三部分设置的曝气孔的密度和/或孔径大于所述曝气支管的第二部分设置的曝气孔的密度和/或孔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曝气软管的曝气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5mm;所述曝气管的第三部分中,每米曝气微孔软管布满至少200个所述曝气孔。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填料为脱氮填料。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填料在所述子分区中蛇形排布地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填料之间的间距为80mm至250mm。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区中设置有空气推流系统,所述空气推流系统通过向所述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曝气系统通入空气以使所述提升区的液面提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区和所述提升区之间设置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的高度低于所述提升区的被提升的液面的高度。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隔墙中设置有液流通道。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区中设置有泥水分离系统,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包括倾斜的两个第三隔墙,在两个第三隔墙之间置放多个沉淀填料。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分区按照水流方向依次为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或者为厌氧区和好氧区,或者为缺氧区和好氧区,或者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或者为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7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管联排式PE微孔曝气器
- 下一篇:一种防堵曝气器的进气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