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907.4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钟林其;钟林树;颜江明;刘木昌;李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艺达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2/12 | 分类号: | F16B12/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具 构件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结构,具体说是一种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部件与部件间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和榫卯连接。榫卯连接是通过一个带有凸出部的榫结构件,和带有凹槽或通孔的卯结构件相互配合来实现的,其榫头一般是采用端头和根部大小相等的矩形榫头和大小及形状与之相应的矩形卯孔,榫头与卯孔之间采用紧密配合或过盈配合,装配时是将榫头对准卯孔,用锤子敲打构件的另一端,将榫头强行推入卯孔中。这种方法要求榫头和卯孔之间的形状及大小尺寸非常吻合,否则将无法装配,或装配时易出现废品,或装配好后,榫卯结构不牢,使用时易脱落。因此,榫卯加工的难度很大,工艺要求很高。在家具制造行业中,一般只有技术较好的木工师傅才能加工出合格的榫头和卯孔,且装配时也需要熟练的木工师傅来手工操作,因此,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即使是加工装配时完全合格的榫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容易发生松动脱落,使家具散架、报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外,由于现有结构的榫卯在装配时必须敲打构件的另一端才能使榫头挤进卯孔中,因此,需要上漆的家具必须在安装好后才能做油漆处理,而装配好的家具有很多拐角死角,且体积大、重量大,做油漆处理时难度很大。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装配牢靠、连接稳固的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的连接端分别设有呈矩形的连接榫头和呈三角形的定位榫头,所述连接榫头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第一构件内设有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构件的侧面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构件的连接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榫头相配合的呈燕尾槽形的连接卯孔和与所述定位榫头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卯孔,所述连接卯孔的孔口小于孔底,所述连接榫头的端头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卯孔的孔口,所述连接榫头与所述连接卯孔的配合间隙填充有胀紧层。
其中,所述凹槽有多个,所述凹槽环设在所述连接榫头的侧面且沿连接榫头的轴向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凹槽为矩形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和宽度为5~10mm,相邻两凹槽之间的间距为10~20mm。
其中,所述连接榫头的厚度为第一构件厚度的1/3。
其中,所述定位榫头的厚度为第一构件厚度的1/4。
其中,所述定位榫头的长度为所述连接榫头的长度的1/2。
其中,所述定位榫头的长度为所述连接榫头的长度的1/2。
其中,所述连接榫头与定位榫头之间的间距为第一构件厚度的1/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装配更可靠,即使反复摇晃,榫头也不会从卯孔中脱出;
2、榫头与卯孔之间无需精准配合,因此加工要求低,可以由普通工人操作加工,也可由机械进行批量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装配时只需将榫头按照所需选型、尺寸放入卯孔中即可,可以有效地保证组合后接口的平整度,规避二次平整少光,且由于定位榫与定位卯孔的定位作用,使装配更准确快速;
4、装配过程中不需敲打,因此可以先将各构件做好油漆处理后再进行安装,使上漆工艺得以简化;
5、通过进液口、流体通道和出液口,可以很方便地将可凝固流体填充物注入连接榫头与所述连接卯孔的配合间隙形成胀紧层,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可靠度,同时避免了可凝固流体填充物因外溢造成的浪费和对家具产品外观造成的不良影响,也避免了可凝固流体填充物在装配过程中因受挤压而产生气泡对凝固后形成的胀紧层强度产生的不良影响。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榫卯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榫头10与连接卯孔20的配合示意图。
标号说明:
标号说明:
1、第一构件; 2、第二构件; 3、胀紧层; 10、连接榫头;
11、定位榫头; 12、流体通道; 13、进液口; 14、出液口;
20、连接卯孔; 21、定位卯孔; 100、凹槽。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艺达木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艺达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