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022.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祥;吴其瑞;宋建雄;谢霖霖;陈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奇隆翔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000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茶叶 微波 烘干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干燥是制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茶叶烘干机主要用于茶叶的烘焙与干燥,早期茶叶烘干没有专业的设备,烘干质量差,随着形势发展,茶叶的烘干设备也出现了手拉百页式烘干机、链板式自动烘干机,其所利用的能源有利用蒸汽进行加热烘干的,也有利用红外线的,近几年出现了利用微波为能源进行加热烘干的茶叶烘干机。茶叶的烘干过程是一个伴有一系列热化学变化的脱水过程,茶叶从热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使叶内水分获得运动能而向叶表迁移蒸发,达到脱水之目的,而微波干燥的原理是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干燥的茶叶上,诱使茶叶水等极性分子随微波的频率作同步高速旋转,使茶叶瞬时产生摩擦热,导致茶叶表面和内部同时升温,使大量的水分子从茶叶中逸出而被蒸发,达到干燥茶叶的效果,然而经过微波干燥的茶叶温度较高,在运送至下一道工序的过程中,茶叶中的茶多酚等内含成分极易发生氧化,从而造成茶色变黑、口感降低,因此需要在传送过程中进行冷却。传统的茶叶冷却传送装置为独立于烘干装置以外的装置,不能依据经烘干的茶叶的实时温度控制冷却力度,往往容易造成能源浪费或冷却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的冷却装置,克服现有经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烘干的茶叶没有得到及时的冷却而影响茶叶品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与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智能相连,并能准确控制冷却力度的智能冷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冷却风扇、测温器、电机、处理器和输送带,输送带始于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的出口,通过传动链与电机连接;冷却风扇架设在输送带上方,与电机电连接;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的出口处的输送带侧面固定有能够探测微波烘干后茶叶表面温度的测温器;处理器设于冷却装置的头部,电连接电机和测温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测温器检测微波出炉的茶叶表面温度,测温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会自动计算风扇需要排放多少风力才能刚好在不吹散输送带上的茶叶的情况下将茶叶迅速冷却,从而准确控制冷却力度,既节约能源,又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种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冷却风扇1、测温器2、电机3、处理器4和输送带5,输送带5始于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6的出口,通过传动链与电机3连接;冷却风扇1架设在输送带5上方,与电机3电连接;隧道式茶叶微波烘干机出口处的输送带5侧面固定有能够探测微波烘干后茶叶表面温度的测温器2;处理器4设于冷却装置的头部,电连接电机3和测温器2。通过测温器2检测微波出炉的茶叶表面温度,测温器2将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处理器4,处理器4会自动计算风扇需要排放多少风力才能刚好在不吹散输送带上的茶叶的情况下将茶叶迅速冷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奇隆翔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奇隆翔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光源板锁紧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方形体室外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