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487.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樊立立;蒋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定普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3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轮 固定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是罩于汽车后轮上部并与后轮壳、车身后地板和车身侧围连接的一个壳类零件,目前,该零件一般是由冲裁有弧形凹部的条形金属板拉延加工制成的一体式上凹罩壳形结构,为不规则曲面结构,其上凹部分中段为弧形凹部较深处,因此料片较窄,同时罩于汽车后轮顶部,拉延深度较大,而其前部和后部则恰好相反,料片略宽,同时拉延深度逐渐减小,因此在拉延加工时料片上凹部分中段与其前部和后部相比受力相差较大,一体成型时,在料片流速一致的情况下会导致拉延深度较大的上凹部分中段塑性变形量小,壁厚变薄,不能保证其结构强度,容易构成车身结构的应力集中点,易变形损坏。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汽车后轮壳固定板结构加以改进,避免汽车后轮壳在生产加工中各部分塑性变形量相差太大造成的壁厚的较大差异,保证其各部分的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由后轮壳固定前板、后轮壳固定板和后轮壳固定后板依次固定连接而成,将料片宽度较窄而且拉延深度较大的上凹部分中段与位于其前部的后轮壳固定前板和位于其后部的后轮壳固定后板分开来单独生产加工,然后将三者固定于一体,通过分别控制后轮壳固定前板、后轮壳固定板和后轮壳固定后板在拉延加工时的料片流速来缩小它们塑性变形量的差距,进而缩小它们拉延加工后的壁厚差异。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包括依次搭接固定形成用于罩于汽车后轮上部的罩封板的后轮壳固定前板、后轮壳固定板和后轮壳固定后板。
进一步,所述后轮壳固定前板与后轮壳固定板之间的搭接边以及后轮壳固定板与后轮壳固定后板之间的搭接边均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后轮壳固定前板的后部、后轮壳固定板的下部及后轮壳固定后板的前部连接形成不大于1/2圆弧并且向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外侧延伸的上凹罩板;所述上凹罩板的外侧边沿向圆弧中心弯折形成弧状折边;
进一步,所述上凹罩板上沿上凹罩板延伸方向均布设有条形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后轮壳固定后板上设有用于穿插缆线的圆孔并对应于所述圆孔设有圆形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由后轮壳固定前板、后轮壳固定板和后轮壳固定后板依次固定连接而成,可将料片宽度较窄而且拉延深度较大的上凹部分中段与位于其前部的后轮壳固定前板和位于其后部的后轮壳固定后板分开来单独生产加工,然后将三者固定于一体,通过分别控制后轮壳固定前板、后轮壳固定板和后轮壳固定后板在拉延加工时的料片流速来缩小它们塑性变形量的差距,进而缩小它们拉延加工后的壁厚差异,保证由后轮壳固定前板、后轮壳固定板和后轮壳固定后板固定于一体形成的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包括依次搭接固定形成用于罩于汽车后轮上部的罩封板的后轮壳固定前板1、后轮壳固定板2和后轮壳固定后板3,后轮壳固定前板1与后轮壳固定板2以及后轮壳固定板2与后轮壳固定后板3搭接后可分别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均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壳固定前板1与后轮壳固定板2之间的搭接边以及后轮壳固定板2与后轮壳固定后板3之间的搭接边均通过焊接固定,焊接结构稳固,操作简单、方便,加工效率高,不易因车身震动而造成连接结构的破坏,结构较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壳固定前板1的后部、后轮壳固定板2的下部及后轮壳固定后板3的前部连接形成不大于1/2圆弧并且向汽车后轮壳固定板总成外侧延伸的上凹罩板4;所述上凹罩板4的外侧边沿向圆弧中心弯折形成弧状折边5,通过弧状折边5可提高上凹罩板4的刚性和结构强度,避免上凹罩板4弯折损坏,保证其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凹罩板4上沿上凹罩板4延伸方向均布设有条形加强筋6,通过设置该条形加强筋6,可提高上凹罩板4在其延伸方向的刚性,减小拉延加工后的回弹量,保证尺寸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壳固定后板3上设有用于穿插缆线的圆孔7并对应于所述圆孔7设有圆形加强筋8,圆孔7所在板面结构稳定,不易挠曲。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定普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定普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多工位节能环保型轮胎试验机
- 下一篇:作为S1P受体调节剂的新型膦酸类